【题目】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并实验)
(实验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然后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反应后物质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实验二)将盛有稀硫酸的烧杯和镁条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将镁条浸到稀硫酸中,观察现象。待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放出气泡时,将盛有反应后物质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
(实验三)用天平称量一段砂纸打磨过的镁条的质量并进行记录,然后将该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次进行称量并记录。
上述三个实验所记录的数据见下表。
编号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反应前/g | 118.4 | 112.6 | m1 |
反应后/g | 118.4 | 112.4 | m2 |
(分析与讨论)
(1)在这三个实验中,你认为实验________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
(2)上述表格中m1和m2的关系是:m1________m2(填>、=或<)
(3)从实验二中得出的结论是: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你认为导致这一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反思)小组成员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找出了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达成了以下共识: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有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参与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一般应使反应在________中进行。
(实验拓展)小明同学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将实验二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
(1)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调节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2)小明缓慢推动注射器,将稀盐酸加到碳酸钠粉末上,此时察到碳酸钠粉末的表面上有________出现。
(3)此实验中气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4)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已经向右偏了。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生成的气体散失在空气中导致剩余物质的质量减少,天平不平衡.密闭容器大量气泡防止生成的气体散失C
【解析】
分析与讨论:(1)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故实验一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镁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故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大于反应前镁的质量;
(3)实验二中: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剩余物质的质量减少;
实验反思:如用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才能判定总质量是否相等;
实验拓展:(2)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图A中实验中气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物质外逸,平衡内外气压;
(4)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该选项说法正确;D、生成气体的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写出实验A中的反应现象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B、C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清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写出上述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NaCl;
乙同学猜想: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
你的猜想:_____。
(交流讨论)你认为_____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___。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 | _____ | 猜想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倾倒细口瓶中的药液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
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放._____________
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_____________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家用燃气主要有天然气(主要成份 CH4)、管道煤气(主要成分是 H2、CH4、 CO)和罐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 C3H8、C4H10、C3H6、C4H8)等,为了防止燃 气泄漏造成危险,可以在厨房中安装报警器(如图所示).
(1)如果某家庭用的是天然气,报警器的位置应按_____(填“A”或“B”)图 安装,原因是_____.
(2)如果厨房里发生燃气泄漏,能否开灯检查?______.(能或不能)
(3)燃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就会有黑烟,这时可调大气灶______ (填“空气”或“燃气”)进入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 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D.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世纪就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燃素理论”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当减轻,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时,做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都与“燃素理论”相违背.他大胆知疑,尊重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击破了“燃素理论”,真正发现了氧气.通过以上叙述你有何感想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 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 实验结束后立即读数
C.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做法如图和图:
放射源放出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倍;
金箔厚度(等于),重叠了层左右的原子;
荧光屏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有的甚至几乎达到,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_.
金箔包含了层金原子,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__.
.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原子是实心的.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大的核
在图中线条中,不可能是粒子(带正电)的运动轨迹的是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 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 5 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 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 是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填“ 易” 或“ 难” )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_____成功,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