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在△ABC中,已知∠BAC=450,AD⊥BC于点D,BD=2,DC=3,求AD的长。某同学灵活运用轴对称知识,将图形进行翻折变换,巧妙地解答了此题。请按照这位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
(1)分别以AB,AC为对称轴,作出△ABD,△ACD的轴对称图形,点D的对称点分别为E,F,延长EB,FC交于点G,证明四边形AEGF是正方形;
(2)设AD=x,建立关于x的方程模型,求出AD的值。
【答案】(1)见解析;(2)AD=6.
【解析】
(1)先根据△ABD≌△ABE,△ACD≌△ACF,得出∠EAF=90°;再根据∠E=∠ADB=90°,∠F=∠ADC=90°判定四边形AEGF是矩形, 最后由AE=AF从而说明矩形AEGF是正方形;
(2)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x的方程(x-2)2+(x-3)2=52,求出AD=x=6.
(1)证明:由题意可得:△ABD≌△ABE,△ACD≌△ACF.
∴∠DAB=∠EAB,∠DAC=∠FAC,又∠BAC=45°,
∴∠EAF=90°.
又∵AD⊥BC,
∴∠E=∠ADB=90°,∠F=∠ADC=90°.
∴四边形AEGF是矩形,
又∵AE=AD,AF=AD
∴AE=AF.
∴矩形AEGF是正方形.
(2)设AD=x,则AE=EG=GF=x.
∵BD=2,DC=3
∴BE=2,CF=3
∴BG=x2,CG=x3
在Rt△BGC中,BG2+CG2=BC2,
∴(x2)2+(x3)2=52.
化简得,x25x6=0
解得x1=6,x2=1(舍去)
所以AD=x=6.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菱形ABCD中,AB=6cm,∠A=60°,点E以1cm/s的速度沿AB边由A向B匀速运动,同时点F以2cm/s的速度沿CB边由C向B运动,F到达点B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DEF为等边三角形时,t的值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P(3,3),A(0,b)是y轴上一点,过P作PA的垂线交x轴于B(a,0),则称Q(a,b)为点P的一个关联点。
(1)写出点P的不同的两个关联点的坐标是 、 ;
(2)若点P的关联点Q(x,y)满足5x-3y=14,求出Q点坐标;
(3)已知C(-1,-1)。若点A、点B均在所在坐标轴的正半轴上运动,求△CAB的面积最大值,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0,﹣4)、C(2,0)三点,若点M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AMB的面积为S,则S的最大值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连接BD,且BD=CD,过点A作AM⊥BD于点M,过点D作DN⊥AB于点N,且DN=,在D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P,满足∠ABD=∠MAP+∠PAB,则AP=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课本拓展
旧知新意:
我们容易证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那么,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尝试探究
(1)如图1,∠DBC与∠ECB分别为△ABC的两个外角,试探究∠A与∠DBC+∠ECB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
初步应用:
(2)如图2,在△ABC纸片中剪去△CED,得到四边形ABDE,∠1=130°,则∠2-∠C=______;
(3)小明联想到了曾经解决的一个问题:如图3,在△ABC中,BP、CP分别平分外角∠DBC、∠ECB,∠P与∠A有何数量关系?请利用上面的结论直接写出答案______.
3拓展提升:
(4)如图4,在四边形ABCD中,BP、CP分别平分外角∠EBC、∠FCB,∠P与∠A、∠D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若需要利用上面的结论说明,可直接使用,不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DO平分∠AOC,OE平分∠BOC,若OA⊥OB,
(1)当∠BOC=30°,∠DOE=_______________; 当∠BOC=60°,∠DOE=_______________;
(2)通过上面的计算,猜想∠DOE的度数与∠AOB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