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O是△ABC的内切圆,切点为DEF,ADBE的长为方程的两个根,则△ABC的周长为 ______

【答案】40;

【解析】ABC的周长,关键是求出两条直角边的长;由已知的方程可求出AF、BE的长,结合切线长定理和勾股定理,可求得CE、CF的长,进而可求出AC、BC的长;再由勾股定理求得AB,即可求ABC的周长.

如图;

解方程,得:

x=12,x=5,

AD=AF=5,BF=BE=12;AB=17,

CE=CD=x,则AC=5+x,BC=12+x;

由勾股定理,得:

AB2=AC2+BC2,172=(5+x)2+(12+x)2

解得:x=3(负值舍去),

AC=8,BC=15;

因此ABC的周长=AC+BC+AB=8+15+17=40,.

故答案为:4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两地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都从A地去B地,图中射线l1l2分别表示甲、乙两人所走路程s(千米)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

①乙晚出发1小时;

②乙出发3小时后追上甲;

③甲的速度是4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6千米/小时;

④乙先到达B地.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分别是a,b,其中a,b满足|a﹣2|+(b+1)2=0.

(1)求线段AB的长;

(2)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x是方程x﹣1=x+1的解,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PC,若存在,求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在(1)和(2)的条件下,点A,B,C同时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和9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设运动时间为t秒,试探究:随着时间t的变化,ABBC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相应的等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观察下列等式:

3﹣=3×

(﹣)﹣6=(﹣)×6;

(﹣0.5)﹣(﹣1)=(﹣0.5)×(﹣1)

根据上面这些等式反映的规律,解答下列问题:

(1)上面等式反映的规律用文字语言可以描述如下:存在两个有理数,使得这两个有理数的差等于

   

(2)若满足上述规律的两个有理数中有一个数是,求另一个有理数;

(3)若这两个有理数用字母a、b表示,则上面等式反映的规律用字母表示为   

(4)(3)中的关系式中,字母a、b是否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若需要,直接写出字母a、b应满足的条件;若不需要,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组数,按照下列规律排列:

1,

2,3,

6,5,4,

7,8,9,10,

15,14,13,12,11,

16,17,18,19,20,21,

……

数字5在第三行左数第二个,我们用(3,2)点示5的位置,那点这组成数里的数字100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A. (14,9) B. (14,10) C. (14,11) D. (14,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5、6,根据图中从各个方向看到的数字,解答下面的问题:“?”处的数字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实施课程改革,为初三学生设置了A,B,C,D,E,F共六门不同的拓展性课程,现随机抽取若干学生进行了“我最想选的一门课”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表(不完整)

选修课

A

B

C

D

E

F

人数

20

30

根据图标提供的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这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200人
B.扇形统计图中E部分扇形的圆心角为72°
C.被调查的学生中最想选F的人数为35人
D.被调查的学生中最想选D的有55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4,0),点B在直线y=x+2A、B两点间的距离最小时,点B的坐标是(

A. () B. () C. (-3,-1) D.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联结BD,若BDC是等边三角形,那么梯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