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已知矩形OABC中,OA=2,AB=4,双曲线 (k>0)与矩形两边AB、BC分别交于E、F.
(1)若E是AB的中点,求F点的坐标;
(2)若将△BEF沿直线EF对折,B点落在x轴上的D点,作EG⊥OC,垂足为G,证明△EGD∽△DCF,并求k的值.
【答案】
(1)
解:∵点E是AB的中点,OA=2,AB=4,
∴点E的坐标为(2,2),
将点E的坐标代入y= ,可得k=4,
即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
∵点F的横坐标为4,
∴点F的纵坐标= =1,
故点F的坐标为(4,1)
(2)
解: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E=DE,BF=DF,∠B=∠EDF=90°,
∵∠CDF+∠EDG=90°,∠GED+∠EDG=90°,
∴∠CDF=∠GED,
又∵∠EGD=∠DCF=90°,
∴△EGD∽△DCF,
结合图形可设点E坐标为( ,2),点F坐标为(4, ),
则CF= ,BF=DF=2﹣ ,ED=BE=AB﹣AE=4﹣ ,
在Rt△CDF中,CD= = = ,
∵ ,即 = ,
∴ =1,
解得:k=3
【解析】(1)根据点E是AB中点,可求出点E的坐标,将点E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求出k的值,再由点F的横坐标为4,可求出点F的纵坐标,继而得出答案;(2)证明∠GED=∠CDF,然后利用两角法可判断△EGD∽△DCF,设点E坐标为( ,2),点F坐标为(4, ),即可得CF= ,BF=DF=2﹣ ,在Rt△CDF中表示出CD,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出k的值.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和 y=-x.对称中心是:原点;性质: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抛物线y1=x2﹣1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A,交y轴于点B,将此抛物线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抛物线y2 , 两条抛物线相交于点C.
(1)请直接写出抛物线y2的解析式;
(2)若点P是x轴上一动点,且满足∠CPA=∠OBA,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点坐标;
(3)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y2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QOC中OC边上的高h有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及h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四边形ABCD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1)在方格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四边形ABCD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5,﹣1),(﹣3,﹣3),并写出点D的坐标;
(2)在(1)中所建坐标系中,画出四边形ABCD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D1,并写出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所有正奇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如下规律分组:(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现用等式AM=(i,j)表示正奇数M是第i组第j个数(从左往右数),如A7=(2,3),则A2013=( )
A.(45,77)
B.(45,39)
C.(32,46)
D.(32,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果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线段AB=6 cm,BC=4 cm,若M,N分别为AB,BC的中点,那么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A. 5 cm B. 1 cm C. 5或1 cm D. 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的顶点C的坐标为(0,﹣2),交x轴于A、B两点,其中A(﹣1,0),直线l:x=m(m>1)与x轴交于D.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B的坐标;
(2)在直线l上找点P(P在第一象限),使得以P、D、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B、C、O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求点P的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3)在(2)成立的条件下,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第一象限内的点Q,使△BPQ是以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3成都)若正整数n使得在计算n+(n+1)+(n+2)的过程中,各数位均不产生进位现象,则称n为“本位数”.例如2和30是“本位数”,而5和91不是“本位数”.现从所有大于0且小于100的“本位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抽到偶数的概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点B在线段AC上,点D、E在AC同侧,∠A=∠C=90°,BD⊥BE,AD=BC.
(1)求证:AC=AD+CE;
(2)若AD=3,CE=5,点P为线段AB上的动点,连接DP,作PQ⊥DP,交直线BE于点Q; (i)当点P与A、B两点不重合时,求 的值;
(ii)当点P从A点运动到AC的中点时,求线段DQ的中点所经过的路径(线段)长.(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解答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