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如图1,将矩形ABCD折叠,使BC落在对角线BD上,折痕为BE,点C落在点C′处,若∠ADB=46°,则∠DBE的度数为 °.
(2)小明手中有一张矩形纸片ABCD,AB=4,AD=9.
(画一画)
如图2,点E在这张矩形纸片的边AD上,将纸片折叠,使AB落在CE所在直线上,折痕设为MN(点M,N分别在边AD,BC上),利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折痕MN(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用黑色水笔把线段描清楚);
(算一算)
如图3,点F在这张矩形纸片的边BC上,将纸片折叠,使FB落在射线FD上,折痕为GF,点A,B分别落在点A′,B′处,若AG=,求B′D的长;
(验一验)
如图4,点K在这张矩形纸片的边AD上,DK=3,将纸片折叠,使AB落在CK所在直线上,折痕为HI,点A,B分别落在点A′,B′处,小明认为B′I所在直线恰好经过点D,他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答案】(1)23;(2)【画一画】画图见解析;【算一算】DB′ =3;【验一验】小明的判断不正确,理由见解析.
【解析】
(1)根据矩形性质可得AD∥BC,从而可得∠ADB=∠DBC=46°,再根据翻折的性质即可求得∠DBE的度数;
(2)画一画:连接CE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与点G,利用尺规作图画出∠BGC的角平分线即可得抓痕MN;
算一算:由已知可得GD=,根据矩形的性质及翻折的性质可得∠DFG=∠DGF,从而可得DF=DG=
,在Rt△CDF中,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CF=
,根据BF=BC﹣CF求得BF的长,再根据翻折的性质继而可求得DB′的长即可;
验一验:如图4中,小明的判断不正确,连接ID,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K长,根据已知可证明△CDK∽△IB′C,从而可得,设CB′=3k,IB′=4k,IC=5k,根据折叠的性质可求得k=1,继而可得IC=5,IB′=4,B′C=3,在Rt△ICB′中,tan∠B′IC=
,连接ID,在Rt△ICD中,tan∠DIC=
,从而知tan∠B′IC≠tan∠DIC,判断出B′I所在的直线不经过点D即可得.
(1)如图1中,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
∴∠ADB=∠DBC=46°,
由翻折不变性可知,∠DBE=∠EBC=∠DBC=23°,
故答案为:23;
(2)画一画:如图2中,
算一算:如图3中,
∵AG=,AD=9,
∴GD=9﹣=
,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
∴∠DGF=∠BFG,
由翻折不变性可知,∠BFG=∠DFG,
∴∠DFG=∠DGF,
∴DF=DG=,
∵CD=AB=4,∠C=90°,
∴在Rt△CDF中,CF==
,
∴BF=BC﹣CF=,
由翻折不变性可知,FB=FB′=,
∴DB′=DF﹣FB′=﹣
=3;
验一验:如图4中,小明的判断不正确,
理由:连接ID,在Rt△CDK中,∵DK=3,CD=4,
∴CK==5,
∵AD∥BC,
∴∠DKC=∠ICK,
由折叠可知,∠A′B′I=∠B=90°,
∴∠IB′C=90°=∠D,
∴△CDK∽△IB′C,
∴,即
,
设CB′=3k,IB′=4k,IC=5k,
由折叠可知,IB=IB′=4k,
∴BC=BI+IC=4k+5k=9,
∴k=1,
∴IC=5,IB′=4,B′C=3,
在Rt△ICB′中,tan∠B′IC=,
连接ID,在Rt△ICD中,tan∠DIC=,
∴tan∠B′IC≠tan∠DIC,
∴B′I所在的直线不经过点D.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直角三角形DEF与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在同一直线上,∠EDF=30°,∠ABC=40°,CD平分∠ACB,将△DEF绕点D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记∠ADF为α(0°<α<180°),在旋转过程中;
(1)如图2,当∠α= 时,,当∠α= 时,DE⊥BC;
(2)如图3,当顶点C在△DEF内部时,边DF、DE分别交BC、AC的延长线于点M、N,
①此时∠α的度数范围是 ;
②∠1与∠2度数的和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1与∠2度数和;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③若使得∠2≥2∠1,求∠α的度数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了解全校3000名同学对学校设置的体操、篮球、足球、跑步、舞蹈等课外活动项目的喜爱情况,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同学,对他们喜爱的项目(每人选一项)进行了问卷调查,将数据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均不完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问卷调查中,一共抽查了____名同学;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估计该校3000名同学中喜爱足球活动的人数;
(4)学校准备从随机调查喜欢跑步和喜欢舞蹈的同学中分别任选一位参加课外活动总结会.若被随机调查的同学中,喜欢跑步的男生有3名,喜欢舞蹈的女生有2名,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所选两位同学恰好是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小明从学校到家里行进的路程s(米)与时间t(分)的函数图象.观察图象,从中得到如下信息:①学校离小明家1000米;②小明用了20分钟到家;③小明前10分钟走了路程的一半;④小明后10分钟比前10分钟走得快,其中正确的有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9,0),B(0,6)两点,过点C(2,0)作直线l与BC垂直,点E在直线l位于x轴上方的部分.
(1)求一次函数y=kx+b(k≠0)的表达式;
(2)若△ACE的面积为11,求点E的坐标;
(3)当∠CBE=∠ABO时,点E的坐标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商家预测一种应季衬衫能畅销市场,就用13200元购进了一批这种衬衫,面市后果然供不应求,商家又用28800元购进了第二批这种衬衫,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量的2倍,但单价贵了10元.
(1)该商家购进的第一批衬衫是多少件?
(2)若两批衬衫按相同的标价150元销售,最后剩下50件按八折优惠卖出,求两批衬衫全部售完后利润是多少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看到里程表上是一个两位数,小时后其里程表还是一个两位数,且刚好它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与第一次看到的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颠倒了位置,又过了
小时后看到里程表是一个三位数,它是第一次看到的两位数中间加一个
,则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千米
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相向而行,乙车出发2h后休息,与甲车相遇后,继续行驶.设甲,乙两车与B地的路程分别为y甲(km),y乙(km),甲车行驶的时间为x(h),y甲,y乙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乙车休息了 h;
(2)求乙车与甲车相遇后y乙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当两车相距40km时,直接写出x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交x轴于A(﹣1,0)、B(2,0)两点,交y轴于点C(0,﹣2),过点A、C画直线.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P在x轴正半轴上,且PA=PC,求OP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