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反比例函数y1=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ax+b的图象交于点A(1,3)和B(﹣3,m).
(1)求反比例函数y1= 和一次函数y2=ax+b的表达式;
(2)点C 是坐标平面内一点,BC∥x 轴,AD⊥BC 交直线BC 于点D,连接AC.若AC= CD,求点C的坐标.
【答案】
(1)解:)∵反比例函数y1=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2=ax+b的图象交于点A(1,3)和B(﹣3,m),
∴点A(1,3)在反比例函数y1= 的图象上,
∴k=1×3=3,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1= .
∵点B(﹣3,m)在反比例函数y1= 的图象上,
∴m= =﹣1.
∵点A(1,3)和点B(﹣3,﹣1)在一次函数y2=ax+b的图象上,
∴ ,解得: .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2=x+2
(2)解:依照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BC∥x轴,
∴点C的纵坐标为﹣1,
∵AD⊥BC于点D,
∴∠ADC=90°.
∵点A的坐标为(1,3),
∴点D的坐标为(1,﹣1),
∴AD=4,
∵在Rt△ADC中,AC2=AD2+CD2,且AC= CD,
∴ ,解得:CD=2.
∴点C1的坐标为(3,﹣1),点C2的坐标为(﹣1,﹣1).
故点C的坐标为(﹣1,﹣1)或(3,﹣1)
【解析】(1)由点A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由点B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可求出点B的坐标,由点A、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由BC∥x轴结合点B的坐标可得出点C的纵坐标,再由点A的坐标结合AD⊥BC于点D,即可得出点D的坐标,即得出线段AD的长,在Rt△ADC中,由勾股定理以及线段AC、CD间的关系可求出线段CD的长,再结合点D的坐标即可求出点C的坐标.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钢筋三角形框架三边长分别为20厘米,50厘米、60厘米,现要再做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形框架,而只有长是30厘米和50厘米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一根为边,从另一根上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将边长为2cm的正方形ABCD沿其对角线AC剪开,再把△ABC沿着AD方向平移,得到△A′B′C′,若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1cm2 , 则它移动的距离AA′等于( )
A.0.5cm
B.1cm
C.1.5cm
D.2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D四点的坐标依次为(0,0)、(6,0)(8,6)、(2,6),若一次函数y=mx﹣6m的图象将四边形ABCD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则m的值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列有序数对:(1,2),(4,5),(9,10),(16,17),…,按此规律,第5对有序数对为;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这些有序数对为坐标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这条直线的表达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对于点P(x,y),以及两个无公共点的图形W1和W2 , 若在图形W1和W2上分别存在点M (x1 , y1 )和N (x2 , y2 ),使得P是线段MN的中点,则称点M 和N被点P“关联”,并称点P为图形W1和W2的一个“中位点”,此时P,M,N三个点的坐标满足x= ,y=
(1)已知点A(0,1),B(4,1),C(3,﹣1),D(3,﹣2),连接AB,CD.
①对于线段AB和线段CD,若点A和C被点P“关联”,则点P的坐标为;
②线段AB和线段CD的一“中位点”是Q (2,﹣ ),求这两条线段上被点Q“关联”的两个点的坐标;
(2)如图1,已知点R(﹣2,0)和抛物线W1:y=x2﹣2x,对于抛物线W1上的每一个点M,在抛物线W2上都存在点N,使得点N和M 被点R“关联”,请在图1 中画出符合条件的抛物线W2;
(3)正方形EFGH的顶点分别是E(﹣4,1),F(﹣4,﹣1),G(﹣2,﹣1),H(﹣2,1),⊙T的圆心为T(3,0),半径为1.请在图2中画出由正方形EFGH和⊙T的所有“中位点”组成的图形(若涉及平面中某个区域时可以用阴影表示),并直接写出该图形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
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提到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从经济角度,一般可用“老年人口抚养比”来反映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后果.所谓“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某范围人口中,老年人口数(65 岁及以上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 岁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以表明每100 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
以下是根据我国近几年的人口相关数据制作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2011﹣2014 年全国人口年龄分布图
2011﹣2014 年全国人口年龄分布表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 16.4% | 16.5% | 16.4% | 16.5% |
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 74.5% | 74.1% | 73.9% | 73.5% |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 m | 9.4% | 9.7% | 10.0% |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2011 年末,我国总人口约为亿,全国人口年龄分布表中m的值为;
(2)若按目前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推测,到2027 年末我国约有14.60 亿人.假设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一直稳定在16.5%,15﹣64岁人口一直稳定在10 亿,那么2027 年末我国0﹣14岁人口约为亿,“老年人口抚养比”约为;(精确到1%)
(3)2016 年1 月1 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全面二胎”政策,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在未来10年内,假设出生率显著提高,这(填“会”或“不会”)对我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产生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几何图形,我们往往先给出这类图形的定义,再研究它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我们给出如下定义: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CB=CD像这样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
(1)小文认为菱形是特殊的“筝形”,你认为他的判断正确吗?
(2)小文根据学习几何图形的经验,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猜想、证明等方法,对AB≠BC的“筝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文探究的过程,请补充完成:
①他首先发现了这类“筝形”有一组对角相等,并进行了证明,请你完成小文的证明过程.
已知:如图,在”筝形”ABCD中,AB=AD,CB=CD.
求证:∠ABC=∠ADC.
证明:②小文由①得到了这类“筝形”角的性质,他进一步探究发现这类“筝形”还具有其它性质,请再写出这类“筝形”的一条性质(除“筝形”的定义外);
③继性质探究后,小文探究了这类“筝形”的判定方法,写出这类“筝形”的一条判定方法(除“筝形”的定义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某超市利用一个带斜坡的平台装卸货物,其纵断面ACFE如图所示. AE为台面,AC垂直于地面,AB表示平台前方的斜坡.斜坡的坡角∠ABC为45°,坡长AB为2m.为保障安全,又便于装卸货物,决定减小斜坡AB的坡角,AD 是改造后的斜坡(点D在直线BC上),坡角∠ADC为31°.求斜坡AD底端D与平台AC的距离CD.(结果精确到0.01m)[参考数据:sin31°=0.515,cos31°=0.857,tan31°=0.601, ≈1.4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