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研究表明:丰富的 CO2 可以作为新碳源,解决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碳源(石油和天然气)枯竭危机,同时又可缓解由 CO2累积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实现 CO2的良性循环。

(1)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现以合成乙烯(C2H4)为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CO2(g)+H2(g)CO(g)+H2O(g)△H=+41.3kJ/mol

第二步:2CO(g)+4H2(g)C2H4(g)+2H2O(g)△H=-210.5kJ/mol

①CO2加氢合成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要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 CO2 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填字母)。

A.减小压强 B.增大 H2浓度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分离出水蒸气

(2)另一种方法是将 CO2 和 H2 在 230℃催化剂条件下生成甲醇蒸气和水蒸气,在不同条件下测得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若在 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2 和 2.75molH2,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

①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填字母)。

A.c(H2):c(CH3OH)=3:1

B.容器内氢气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②上述反应的△H___0(填“>”或“<”),图中压强 p1 ___p2(填“>”或“<”)。

③经测定知 Q 点时容器的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 9/10,则 Q 点 CO2的转化率为___

④M 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用生石灰吸收 CO2 可生成难溶电解质 CaCO3,其溶度积常数 Ksp=2.8×10-9。现有一物质的量浓度为2×10-4mol/L 纯碱溶液,将其与等体积的 CaCl2溶液混合,则生成沉淀所需 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mol/L。

【答案】2CO2(g)+6H2(g)C2H4(g)+4H2O(g)△H=-127.9kJ/mol B BD < > 18.75% 1.04 5.6×10-5

【解析】

(1) ①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②要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 CO2 的转化率,可以增大反应物H2的浓度,使平衡右移;

(2)①根据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混合物中各组分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以及相关量不变分析判断;

②由图可以知道,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CH3OH的物质的量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大;

③列出三段式,根据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 9/10,列方程计算;

④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图中M 点时,容器体积为10L,结合M点的坐标可以知道,M点的CH3OH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根据反应,列出三段式,再根据 K=计算;

(3)因QcKsp时,形成沉淀,计算c(Ca2+)。

(1) ①已知:I.CO2(g)+H2(g)CO(g)+H2O(g)△H=+41.3kJ/mol

II.2CO(g)+4H2(g)C2H4(g)+2H2O(g)△H=-210.5kJ/mol

根据盖斯定律,I2+II可得:2CO2(g)+6H2(g) C2H4(g)+4H2O(g)△H=-127.9kJ/mol,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CO2(g)+6H2(g) C2H4(g)+4H2O(g)△H=-127.9kJ/mol;

②A.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低压有利于逆向进行,CO2的转化率减小,故A错误;

B.增大 H2浓度,平衡正向移动,CO2的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CO2的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

D.分离出水蒸气,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O2的转化率增大,但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2)①A.c(H2):c(CH3OH)=3:1不能说明反应到平衡;

B.容器内氢气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说明混合物中各组分百分含量不变,达到平衡;

C. 气体的总质量随着反应不变,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到平衡;

D. 由于气体总物质的量改变,容器内压强改变,所以压强不变说明已达平衡。

故选BD;

②由图可以知道,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CH3OH的物质的量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大,故压强p1 >p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③根据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mol/L)0.1 0.275 0 0

转化(mol/L) x 3x x x

平衡(mol/L)0.1-x 0.275-3x x x

根据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 9/10,可以列出表达式=,可以计算出x=0.01875,

即 CO2的转化率=100%=18.75%,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8.75%;

④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图中M 点时,容器体积为10L,结合M点的坐标可以知道,M点的CH3OH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根据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mol/L)0.1 0.275 0 0

转化(mol/L)0.025 0.075 0.025 0.025

平衡(mol/L)0.075 0.2 0.025 0.025

K===1.04,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04;

(3)因QcKsp时,形成沉淀,c(Ca2+)mol/L=2.810-5mol/L,等体积混合前C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为5.6×10-5mol/L。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5.6×10-5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实验室欲配制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0mol/LNaOH溶液、稀硫酸各450ml.提供的试剂是:NaOH固体、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和蒸馏水.

1)请你观察图示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_________(填序号).

2)应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_______g,应用量筒量取浓硫酸________mL.

3)浓硫酸溶于水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配制H2SO4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引起结果偏高的有___________

A.该学生在量取浓硫酸时,俯视刻度线

B.溶解硫酸后没有冷却至室温就立即完成后面的配制操作

C.在烧杯中溶解搅拌时,溅出少量溶液

D.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E.将量筒洗涤2~3次,并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

F.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

G.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某工厂以孔雀石为主要原料制备CuSO4·5H2O,主要步骤如下:

已知该条件下,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 Fe3+、Fe2+、Cu2+生成沉淀的 pH 分别如下:

物质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Fe(OH)3

2.2

3.2

Fe(OH)2

7.6

9.6

Cu(OH)2

4.7

6.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孔雀石酸浸时的速率,除适当增加浓硫酸浓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写一种)。

(2)试剂①是双氧水,把 Fe2+氧化成 Fe3+的目的是___。根据如图有关数据,你认为工业上氧化操作时应采取的条件是___

(3)试剂②为CuO,其目的是调节溶液的 pH 保持在___范围。操作Ⅰ的名称是___

(4)溶液 C 得到CuSO4·5H2O的主要步骤是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工光合系统装置(如图)可实现以CO2和 H2O 合成CH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装置中铜为正极

B. 电池工作时H+向Cu电极移动

C. GaN 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O2+4H+

D. 反应CO2+2H2O═CH4+2O2中每消耗 1mol CO2转移 4mol 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般较强酸可制取较弱酸,这是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之一。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 3 种溶液的 pH:

溶质

NaHCO3

Na2CO3

NaClO

pH

8.34

11.6

10.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上溶液的 pH 是用广泛 pH 试纸测定的

B. 反应CO2+H2O+2NaClO=Na2CO3+2HClO可以发生

C. 室温下,电离常数: K2( H2CO3)>K( HClO)

D. 在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 NaHCO3固体可以提高溶液中 HClO 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用 0.1000mol/L KMnO4 酸性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无色 H2C2O4 溶液(体积为 20.0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盛放高锰酸钾溶液的是___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

(4)若某次滴定开始和结束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终点的读数为___mL。小明同学根据 3 次实验求得平均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为 VmL,请计算该 H2C2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

(5)下列操作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直接注入 KMnO4标准液

B.滴定前盛放草酸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没有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D.读取 KMnO4标准液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6gO2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 A个原子

B.17OH-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C.标准状况下,11.2L氩气中含有0.5NA个氦原子

D.1L2mol·L1的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为8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1.0mol·L-1NaOH溶液450mL,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

①计算所需称量的NaOH的质量为___g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称量时应将NaOH置于烧杯中放在天平___盘称量。

③将称得的固体放于烧杯中,并加水溶解。

④检查容量瓶不漏水后,立即用玻璃棒引流转移溶液进入___mL容量瓶中。

⑤用少量水洗涤___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进容量瓶。

⑥用玻璃棒引流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平。

⑦翻转摇匀后转入试剂瓶中储存。

2)以上步骤有一步操作不当,写出序号并改正___

3)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的有___

ANaOH中混有Na2O

B.氢氧化钠已潮解

C.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D.往容量瓶中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

F.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由Na2SNa2SO3Na2SO4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中,已知S的质量分数为25.6%,则氧的质量分数为

A. 36.8%B. 37.6%C. 51.2%D. 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