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氧化还原滴定原理同中和滴定原理相似,为了测定某未知浓度的NaHSO3溶液的浓度,现用0.200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回答下列问题:
(1) 配平离子方程式:______MnO4-+HSO3-+H+=Mn2++SO42-+H2O。
(2)用KMnO4进行滴定时,KMnO4溶液应装在_______________中,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3)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
A. 盛装未知浓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B. 未用标准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
C. 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D.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4) 根据下表测定的实验数据,计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___mL;NaHS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数据精确到0.1)。
试验编号 | 待测NaHSO3溶液的体积/ mL | KMnO4溶液体积/ mL |
1 | 20.00 | 15.98 |
2 | 20.00 | 17.00 |
3 | 20.00 | 16.02 |
【答案】2MnO4-+5HSO3-+H+=2Mn2++5SO42-+3H2O 酸式滴定管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BD 16.00 0.4
【解析】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
(2)KMnO4溶液能够腐蚀橡胶;滴定完成时NaHSO3溶液恰好反应完全,溶液会呈现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
(3)根据c=判断不当操作对n或V的影响分析判断;
(4)首先判断数据的可靠性,舍去偏差较大的数据,再计算消耗体积的平均值;根据高锰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之间的关系式计算亚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1)1mol MnO4-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得到5mol电子,1mol HSO3-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失去2mol电子,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0,则MnO4-的计量数是2,HSO3-的计量数是5,根据原子守恒来配平得:2MnO4-+5HSO3-+H+=2Mn2++5SO42-+3H2O,故答案为:2MnO4-+5HSO3-+H+=2Mn2++5SO42-+3H2O;
(2)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够腐蚀橡胶,应该用酸式滴定管盛装;滴定终点时NaHSO3溶液恰好反应完全,溶液会呈现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褪去,就说明NaHSO3溶液已完全被氧化;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
(3) A、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对实验无影响,故A错误;B、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会导致酸性高锰酸钾浓度偏小,滴定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偏大,测定值偏大,故B正确;C、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导致滴定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偏小,测定值偏小,故C错误;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会导致滴定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偏大,测定值偏大,故D正确;故答案为:BD;
(4)实验2中KMnO4溶液的体积的偏离较大,舍去不用,由实验1和3取平均值,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16.00mL,消耗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16L×0.2000mol/L=0.0032mol,
2MnO4- + 5HSO3-+H+=2Mn2++5SO42-+3H2O
2mol 5mol
0.0032mol n(HSO3-)
=,解得:n(HSO3-)=0.0032mol×=0.008mol,则c(HSO3-)==0.4 mol/L,故答案为:16.00;0.4。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证明非金属性强弱:Cl>C>Si | |
B | 鉴别NaBr和KI溶液 | 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 |
C | 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 |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
D | 证明相同温度下: Ksp(Ag2S)<Ksp(AgCl) | 向2 mL 0.1 mol·L-1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 mL 0.1 mol·L-1 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 几滴0.1 mol·L-1 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1014的溶液:NH4+、CrO42-、HS-
B.含大量NO3-的溶液:Fe2+、SO42-、H+
C.水电离产生的c(OH-)=10-13 mol/L的溶液:Mg2+、Na+、Cl-
D.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HC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纯净的 X 置于某 10 L 容积恒定的真空容器中(假设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X(s) 2Y(g)+Z(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分解平衡常数列于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温度( oC) | 15.0 | 25.0 | 30.0 | 35.0 |
K/(×10-8 mol3·L-3) | 0.205 | 1.64 | 4.68 | 10.8 |
A.该反应在高温下可能自发
B.若Z的体积分数不再随时间变化时表示反应达平衡状态
C.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再次达平衡后,n(X)比原平衡大
D.35℃时,达平衡时,X分解了0.03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Ⅰ.在水溶液中橙色的Cr2O72—与黄色的CrO42—有下列平衡关系:Cr2O72—+H2O2CrO42—+2H+,重铬酸钾(K2Cr2O7)溶于水配成的稀溶液是橙黄色的。
(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呈________色,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向已加入NaOH溶液的(1)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则溶液呈_____色,因为________。
Ⅱ.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三种溶液中c(H+)分别为x1 mol/L、x2 mol/L、x3 mol/L,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
(2)等体积的以上三种酸分别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依次为y1 mol、y2 mol、y3 mol,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3)在一定温度下,向冰醋酸中加水稀释,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情况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a、b、c三点醋酸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最大的是_____。
②若实验测得c点处溶液中c(CH3COOH)=0.01 mol·L-1,c(CH3COO-)=0.0001 mol·L-1,则该条件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a=____。
③在稀释过程中,随着醋酸浓度的降低,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量是(__)。
A.c(H+) B.溶液pH C. D. CH3COOH分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G是前四周期(除稀有气体)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七种元素,A的原子核外电子只有一种运动状态;B、C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都是2;B、C、D同周期;E核外的s、p能级的电子总数相筹;F与E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比E小;G的+1价离子(G+)的各层电子全充满。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问题用元素符号表示)
(1)写出E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C可形成化合物BC和BC2,BC2属于__________(填“极性”、“非极性”)分子,1 mol BC含有π键为____________________mol。
(3)由元素A、C、G组成的离子[G(A2C)4]2+在水溶液中显天蓝色,不考虑空间结构,[G(A2C)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配位键用→标出)。
(4)测定A、D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定值一般高于理论值的原因是_______。
(5)由元素A、B、F组成的原子个数比9 : 3 : 1的一种物质,分子中含三个相同的原子团,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分子中F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该物质遇水爆炸,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6)G与氮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若晶体密度为a g·cm-3,列式计算G原子与氮原子最近的距离为__________pm(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甲烷、乙烯、1,3—丁二烯分别充分燃烧,所耗用氧气的量依次减少
B.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甲基—4—乙基戊烷
C.苯酚、水杨酸()和苯甲酸都是同系物
D.三硝基甲苯的分子式为C7H3N3O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使乙醇和浓H2SO4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其装置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H2SO4 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能说明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25℃时0.1 mol/L的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使其恰好完全中和,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所得溶液的物料守衡关系,将下列等式补充完整, c(SO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的pH=7,此时c(NH4+)=a mol/L,则c(SO42-)=________。
(3)若向氨水中加入pH=1的硫酸,且氨水与硫酸的体积比为1∶1,则所得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