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研究苯酚与FeCl3溶液的显色反应,实验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①③中的现象,说明滴加稀硫酸后,c(Fe3+)变小

B.向试管②中滴加硫酸至过量,溶液颜色变为浅黄色

C.对比①②、①④中的现象,说明紫色物质的生成与溶液中 c(C6H5O)相关

D.对比①②、①④中的现象,说明结合C6H5O的能力:H+Fe3+

【答案】A

【解析】

A.①中溶液为紫色,③中溶液为浅黄色,可知滴加稀硫酸后,cFe3+)增大,故A错误;

B.加硫酸,酸性增强,使平衡Fe3++6C6H5OH+3H+逆向移动,溶液颜色变为浅黄色,故B正确;

C.对比①②、①④中的现象,平衡正向进行程度越大,紫色越深,则紫色物质的生成与溶液中 c(C6H5O-)相关,故C正确;

D.苯酚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后溶液中存在Fe3++6C6H5OH+3H+,比较①②,①是苯酚与氯化铁溶液反应,而②则是苯酚钠溶液与等量的氯化铁溶液,但是①的颜色不如②的深,说明①中的浓度不如②的大,故说明H+结合C6H5O的能力>Fe3+,比较可知①的颜色比④的浅,是由于④中加入了NaOH溶液,消耗了H+,使Fe3++6C6H5OH+3H+平衡正向移动,故说明溶液中H+结合C6H5O的能力>Fe3+,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H2SO3HSO3-+H+Ka1HSO3-SO32-+H+Ka2。常温下,向某浓度的H2SO3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浓度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SO3HSO3-SO32-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pH=1.2溶液中:c(Na+)+c(H+)=c(OH-)+c(H2SO3)

B.常温下,=1000

C.pH=1.2的溶液中加KOH溶液将pH增大至4.2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度先增大后减小

D.曲线3表示的微粒是S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2SNaHS混合溶液中:c(Na+)+c(H+)=2c(S2)+c(HS)+c(OH)

B.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后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C.常温下c(NH4+)相等的①(NH4)2CO3②(NH4)2SO4③(NH4)2Fe(SO4)2三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呈酸性的溶液中:c(X)c(Na+)c(HX)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是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根据下面两个实验回答问题。

(一)某研究小组进行Mg(OH)2沉淀溶解和生成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25℃时,Ksp[Mg(OH)2]=1.8×10-11,Ksp[Fe(OH)3]=4.0×10-38

(实验探究)向2支均盛有1mL0.1mol/LMgCl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2mol/L NaOH溶液,制得等量Mg(OH)2沉淀。

(1)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不同试剂,记录实验现象如表:(表中填空填下列选项中字母代号)

试管编号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

2滴0.1mol/LFeCl3溶液

_____

4mL2mol/LNH4Cl溶液

_____

A.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B.白色沉淀不发生改变

C.红褐色沉淀转化为白色沉淀 D.白色沉淀溶解,得无色溶液

(2)同学们猜想实验Ⅱ中沉淀溶解的主要原因有两种:

猜想1:NH4+结合Mg(OH)2电离出的OH,使Mg(OH)2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猜想,同学们取少量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盛放在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醋酸铵溶液(pH=7),另一支试管中加入NH4Cl和氨水混合液(pH=8),两者沉淀均溶解。该实验证明猜想正确的是____(填 “1”或“2”)。

(二)测定某品牌的碘盐(含有碘酸钾)中碘元素的百分含量。准确称取5.000 0 g该碘盐,溶于蒸馏水,然后与足量的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混合(发生的反应为KIO3+3H2SO4+5KI===3K2SO4+3I2+3H2O),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溶液稀释至250 mL,然后取25.00 mL用5.0×10-4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用淀粉作指示剂,反应为I2+2S2O32-===2I+S4O62-)。有关实验数值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液的体积(mL)

滴定前的读数(mL)

滴定后的读数(mL)

第一次

25.00

0.00

15.90

第二次

25.00

0.00

14.99

第三次

25.00

0.00

15.01

该碘盐中碘元素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下列操作中,会导致所测得的碘元素的百分含量偏大的是________

a.滴定终时,俯视刻度

b.没有用Na2S2O3标准溶液润洗相应的滴定管

c.锥形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在100℃开始升华,157℃时开始分解。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含杂质的Na2C2O4样品(已知杂质不与KMnO4H2SO4溶液反应)。

实验步骤:

准确称取1g样品Na2C2O4固体,配成100mL溶液,取出20.00mL于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加入足量稀H2SO4溶液,用0.016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25.00mL。(已知:5H2C2O4+2KMnO4+3H2SO4=10CO2↑+2MnSO4+K2SO4+8H2O

(1)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定管中。(填酸式碱式

(2)滴定至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操作可能使测量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盛装的Na2C2O4的滴定管没润洗

B、盛装高锰酸钾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D、锥形瓶中残留少量水

(4)计算样品中Na2C2O4的纯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原理如图所示,淡水最终在XZ室中流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般海水中含有的 Ca2+Mg2+容易生成沉淀堵塞离子交换膜,因此不能直接通入阴极室

B.阳极发生电极反应:2Cl2eCl2

C.电渗析过程中阴极附近pH值升高

D.A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硼镁矿主要成分为,含少量制取粗硼的工艺流程为:

已知:硼与铝的性质相似,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的熔点为,沸点为,在潮湿空气中易形成白雾.

I.回答下列问题:

证明溶液B中含有铁元素的方法是 ______

X反应制取粗硼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上图中制取一定条件是指 ______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三氯化硼.

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如果去掉B装置,可能的后果是 ______

装置后面还应连接的一个装置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常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还含少量Fe2O3Al2O3MgOCaO等杂质)制备钴的氧化物,其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已知Na2SO3能还原Fe3Co3)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加入盐酸进行酸浸时,能提高酸浸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任写2)

(2)“酸浸后加入Na2SO3钴的存在形式为Co2,产生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溶液a中加入NaCl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淀a的成分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5)溶液d中的金属离子只有Co2Na两种,则溶液c中加入NaF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6)在空气中缎烧CoC2O4生成钴的某种氧化物和CO2,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12.05gCO2的体积为6.72L(标准状况),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反应COg+H2OgCO 2g+ H 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 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

B. 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C.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D. 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