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囚绿记”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作者当时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在北京时,窗外的一棵常春藤。
B.陆蠡在最早的散文诗《黑夜》中,曾表示要“怀着无限的希望,从心灵一点的光辉中开始进取”。
C.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别的什么?
D.梁漱溟是个考不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24岁那年却被蔡元培礼聘为北大哲学讲师。他的学生中,有胡适、冯友兰、朱自清……等等。
[解析] A项《囚绿记》应为书名,加书名号;C项为选择问,中间应用逗号隔开;D项省略号与等等重复,去掉等等。
[答案] B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瞥见 了截 移徙 急不暇择
B.缘引 涸辙 缝隙 抑郁
C.囚系 幽囚 剪揖 偃苗助长
D.攀援 绿洲 开释 烽烟四逼
[解析] C.揖-辑,偃-揠。
[答案] C
1.下列加点的字词,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婆娑(suō) 纤细(qiàn)
公寓(yù) 大笔如椽(chuán)
B.葱笼(lónɡ) 朝霞(zhāo)
奔腾(ténɡ) 遐不掩瑜(xiá)
C.淅沥(xī lì) 蹩脚(bié)
涟漪(yī) 情不自禁(jìn)
D.蕈菌(xùn) 猗郁(yī)
绿林(lù) 敝帚自珍(bì)
[解析] A.qiàn-xiān;B.笼-茏,遐-瑕;C.jìn-jīn。
[答案] D
11.答案:BD
解析:B“应付刘备的托辞”说法不当;D“迫使”说法不当。
10.答案:据蜀、联吴、抗魏 博学多识、智慧过人、安邦定国。
解析:本题需要结合具体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描写进行深入品味作出答案。
9.答案:一是展示诸葛亮的隐士形象,二是增添诸葛亮形象的传奇色彩,三是表明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
解析:这是对诸葛亮的侧面描写,透过这些描写,立体的折射出诸葛亮的丰满形象。
8.答案:为安邦定国而求贤若渴的心情。
解析:本题需要结合“三顾茅庐”的具体情节,进入角色,深入体会刘备当时的心情。
11.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刘备三兄弟这次拜访诸葛亮时,张飞拱立阶下,在诸葛亮仰卧于草堂之上时大怒,要放火把诸葛亮烧起来,这是衬托的手法。
B.诸葛亮醒后,见到刘备,说“不胜愧报”,是应付刘备的托辞,后来被刘备真情打动,才说出心里话。
C.诸葛亮是中国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小说则把他写成了忠贞和智慧的化身和充满传奇色彩的超人形象,与历史事实不相符。
D.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终于迫使诸葛亮“愿效犬马之劳”。
E.这段文字用朴实的语言,客观地评述了《三顾茅庐》一节的艺术特色。
10.第4段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文字,初见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远的战略思想。他虽身在隆中,但对天下大事已了如指掌,这都表现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才能,有_____________的宏愿。
9.作者借刘备的眼睛描写诸葛亮的外貌,这种描写有什么作用?(可分条表述)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