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 填补省略成分推词义。
在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成分被省略,这无疑增加了理解句意的难度。例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的“奔”字意义难以落实,若在“奔”字后面补上一个“马”字,则“奔”字意义就可落实为“奔跑的马”,这样整个句子就文通字顺了。
7. 随文引申推词义。
词有本义和引申义。如果我们按词的本义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词的引申义去考虑。如“朝服衣冠,窥镜”中的“窥”的本义是从小孔或隙缝向里看,按这一本义显然解释不通,我们可以顺其本义联想而推断出是“照”的意思。
6. 凭上下文推词义。
这种方法就是结合上下文的语意来推断出要解释的词语的含义。如缪贤对赵王称赞蔺相如时说“臣窃以为其人勇士”中的“勇士”,如果解释为“勇敢”或“勇气”显然不妥,但如果联系到后面词语“有智谋”和他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的表现来推敲,就可以推知“勇士”在句中是指“有胆识的人”。
5. 凭对文推词义。
在句中,如果表达的意思互为相反,其所用词语的一方对另一方就构成了反义。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们知道“终日”与“须臾”。是反义对文,这样就可以由“终日”是“整天、时间长”的意思推知“须臾”的意思是“时间短”了。
4. 按互文推词义。
互文这种组合格式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现象。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这里的“殚”和“竭”是互文。如果知道“竭”的意思是“尽”,就可以推知“殚”的意思也是尽了。
3. 根据词语结构推词义。
汉语的构词规律是有法可循的,循其构词法就可以推断词义了。例如“民殷富而不知存恤”中“存恤”,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词组。我们只要知道“恤”有“怜悯”之意,那么,“存”与之同义并列,就具有与“恤”有联系的“安抚”之意了。又如“存亡之理”中的“存亡”是反义并列,“存”就有“生存”的意思。
2. 从通假字推字义。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理顺文句的一种障碍,但我们只要根据通假字规律,就可以推出本字的含义来。如“兵不顿而利可全”,把“顿”理解为“劳顿”,就成了“武器不劳顿就可以取得完全的胜利”,意思显然不通,这时“顿”的意思就成了理解全句的关键了。这时,如果我们根据同音形似通假的规律,联想到表示“不锋利”意思的“钝”字,就可以将全句译为“(未经战斗)武器还很锋利而胜利可以完全取得了”,句意就通畅明白了。
1. 从字形推词义。
在汉字中,形声字占大多数。形声字分声符和意符两部分,其中的意符为我们推断字义提供了条件。例如:“樯橹灰飞烟灭”,其中的“橹”我们知道是木制的“船具”,而对“樯”就不甚理解,但我们知道“樯”从“木”,同“橹”字联合成词,都属船具,便可推知“樯橹”有“船”的意思,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格。
主要通过直接说理来表明见解和主张。写议论文离不开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对提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通常都是用陈述句表达的判断。在较短的议论中,通常只有一个论点,在较长的议论文中,有时有相关的几个论点,或者有一个中心论点,还有围绕中心论点的分论点。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通常运用的论据,有的是理论,有的是事实。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写议论文,提出并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叫立论,证明别人的论点是错误的叫驳论。在一篇文章中既立论又反驳,通常叫“破立结合”。
在议论文中常穿插记叙,但是所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有些介绍事“理”或物“理”的说明文,内容可能跟某些议论文相同或相近,但是两者还是可以区别的:说明文偏重解释说明,主要在于让读者明白;议论文偏重推理论证,主要在于让读者信服。
新闻评论,是在报刊上常见的文体,通常也叫评论。跟写一般的理论文章探讨理论不同,写评论所关心的是“直接的当前现实”,要求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事与理紧密结合,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社会效果。评论比理论文章更具有针对性、实感生、时效性。
短评,多数是报刊所辟短评栏(有多种多样的名称)的署名和不署名的文章。它内容单一,幅短小,分析扼要,所评论的是局部性的问题或大问题的某个侧面,常配合新闻报道发表。通常所说的“一事一议”的文章多是指这种短评。
思想评论,大多数是短评,也包括某些杂感、随感录。思想评论,题材涉及面很广,政治、经 济、文化、社会生活无所不谈,但是以思想认识问题为主要评论对象,以帮助人们辨明是非为目的。它论述问题时注重夹叙夹议,摆事实,讲道理。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基本要素。小说必须塑鲜明的人物形象,不仅要写出人物的外貌,而且要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这样的人物形象一般是在包含矛盾冲突的故事情节中塑造完成的。小说叙述故事,有的用第一称,以“我”(多是作品中所写的一个人物)作故事的叙述者,有的用第三人称,即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叙述整个故事。小说还必须描绘出人物生活和故事发生的环境,不仅要明显地写出自然环境,而且要通过展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众思想面貌、社会风貌和社会习俗等展现出社会环境。
以生活为基础进行“虚构”是小说创作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绝大多数不是真人真事,而是作者虚构(通常称为创造)的。即使是写真人真事的历史小说,它的“真”也只是符合重要的历史事实,至于主要人物的行动和思想活动、次要人物、具体情节等也都是作者虚构的。这种虚构并不是随意编造,而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提炼、加工和改造的结果,它能更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
短篇小说,多在一万字左右,人物比较少,情节比较简单,线索比较单纯,通常是围绕一个 中心写一件事或几件事,帮助读者理解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如《药》、《项链》。
微型小说(也有人叫小小说、一分钟小说)。这种小说只有千字左右,都是截取生活的片段,迅速地反映生活的,一般具有短小精悍、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特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