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6213  436221  436227  436231  436237  436239  436243  436249  436251  436257  436263  436267  436269  436273  436279  436281  436287  436291  436293  436297  436299  436303  436305  436307  436308  436309  436311  436312  436313  436315  436317  436321  436323  436327  436329  436333  436339  436341  436347  436351  436353  436357  436363  436369  436371  436377  436381  436383  436389  436393  436399  436407  447348 

6.将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改为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可以更换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窥探一个成功人的履迹,无一例外,他首先是在乎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屋不会扫”的人,自然也“扫不了天下”,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作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在奔腾的大河面前,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仰望无边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毫无愧疚地让自己成为朵朵云中的最祥和的一朵……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改句:                                  

                                       

试题详情

5.依照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造三句话,再在后面加一句话,作为前面四句话的总结。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4.以“春风”、“小路”、“愉快”为核心,根据所限定的情境,扩展一段话(40字左右),要求运用比喻的手法。

                                        

试题详情

3.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腾”地跳下坑,拿了洗脸盆,盛满清水,端放在院子中央。勾头一瞧,哟,    !调皮鬼,还躲躲闪闪跟我捉迷藏呢。

A.月光果然映入水盆里了  B.水盆里果然映入月光

C.月光果然跳进水盆里了  D.水盆果然跳进了月光

试题详情

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策……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此句运用了多个比喻句,写出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了漓江景色的奇丽。

B.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

--句中三个“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

C.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

--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

D.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句中用具体而又可感的“骨头”代替实际存在却不可触摸的抽象精神,给人以形象、深刻的感受。

试题详情

1.对下面这首宋词所用的修辞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

A.“庭院深深深几许”句用了反复的手法。

B.“玉勒雕鞍游冶处”句用了借代的手法。

C.“泪眼问花花不语”句用了拟人的手法。

D.“乱红飞过千秋去”句用了借代的手法。

试题详情

1.非疑问句用问号 例: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分析:“这条路谁能走通”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句号。 2.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例: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分析: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或反问语气。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 3.分句之间用顿号 例: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分析:这里实际上是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联合词组。凡是联合词组,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的剧目。 分析:“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第二层次应改为逗号。 5.连词前面用顿号 例: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分析:“或”是连词。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概数中间用顿号 例: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分析:“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就不能用顿号。 7.集合词语中间用顿号 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分析:“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8.句中没有句号径直用分号 例: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分析: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句子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例: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分析: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用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经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了。或者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10.冒号后面提示范围不清 例: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情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分析: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引号后的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1.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 例: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分析:“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词组,中间只需要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用“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来解释说明“三位女杰”。 12.同一句子中用两处冒号 例: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脱产培训。 分析:“宣布”后面用了冒号,“措施”后面也用了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同一个句子里,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面目不清。两个冒号中应改一个为逗号。 13.引语中“某某说”后用冒号 例:“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分析: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入“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提示下文,用了冒号,前面的引文便没有着落了。 14.引语中句子末尾的点号误置 例:①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②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分析: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者的。第①句中引用的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在引号内。第②句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只是整个句子的宾语部分,句末点号应在引号外。一般来说,凡前面用了冒号,便提示下面引文独立成句。 15.不是书名用书名号 例:《丽达公寓》即日出售,…… 分析: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丽达公寓”是商品房的名称,是不能用书名号的。不能为了突出某一表述对象,滥用书名号。

试题详情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 ]

①这次招聘,凡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    者都可以报考。 ②在那段极左年代里,不知有多少人    无闻了。   A.学历    淹没     B.学历   湮没     C.学力   湮没     D.学力   淹没

试题详情

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 ]

①这种新型护肤霜    以来,受到了广大妇女的青睐。 ②这人说是来找人,又说不出找谁,    十分可疑。 A.问世   形迹    B.上市   形迹   C.问世   行迹    D.上市   行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