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6、如图所示,向试管中依次加入约3毫升饱和硫酸铜溶液和约2毫升浓硫酸,静止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C
A 玻璃管中左液面下降,右液面上升
B 试管中的液体明显分为两层,上层呈蓝色,下层无色
C 有蓝色晶体析出
D 有白色固体沉降到试管底部
5、有一关于实验操作的谜语:“我入水中较安全,水入我中真危险,我与水合多放热,实验牢记保平安。”这一实验操作是指----------------------------------D
A 将金属钠保存在水中 B 将盛有一粒白磷的一烧杯水加热至60℃
C 用压强计测某一深度处的水压 D 稀释浓硫酸
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A
A 大于15毫升 B 小于15毫升 C 等于15毫升 D 无法确定
3、下列事故处理不当的是------------------------------C
A 酒精着火立即用沙覆盖扑灭
B 浓硝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
C 汽油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 少量酸或碱溶液滴在桌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2、下列仪器,刻度“0”在仪器上端的是-----------B
A 水银温度计 B 滴定管 C 容量瓶 D 量筒
1、以下仪器中,可以不在室温下使用的是-----------A
A 漏斗 B 量筒 C 移液管 D 滴定管
4.实战演练
0.5L×0.1mol·L-1×250g·mol-1=12.5g。正确答案为D
[例8]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标号)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分析与解答: (1997年全国高考题)
本题既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又重点考查处理实验过程中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要迅速用抹布擦试,然后用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如果将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要边洗边眨眼睛,必要时要请医生治疗。所以A、B说法是正确的。苯酚有毒,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如果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C的说法是正确的。浓硫酸溶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在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量简是量取溶液的量具,不能溶解溶液,则D的说法是错误的。本题的答案是A、B、C
[例9] A-D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装置示意图 (1)请从①-⑧中选出必须使用温度计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宜的装置图A-C下的空格中(多选要倒扣分) ①酒精和浓硫酸混和加热制乙烯 ②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 ③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物 ④苯和溴的取代反应 ⑤石油分馏装置 ⑥浓硫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 ⑦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度 ⑧食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氯化氢
A |
B |
C |
D |
![]() |
![]() |
![]() |
![]() |
|
|
|
|
(2)选用装置D做苯的硝化实验,D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1997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
本题的第(1)问既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问题,题目内容十分基础但知识组合又特别巧妙,而且覆盖了整个中学化学中关于温度计使用的问题。当测量的温度为反应液时应选 A或C,当测量的温度为气体时应选用B。在第(2)问中考查了苯硝化实验中长下玻璃管的主要作用--冷凝。本题的答案和评分标准为: (1)A① B③ ⑤ C ⑦(对1个1分,全对4分,错一个扣1分,本题不出现负分) (2)减少苯的挥发(或答起冷凝器作用)(2分)
[例10] (1)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
(2)中学化学实验中,在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2000年广东省高考试题)
分析与解答:
本题考查了关于沉淀、过滤的实验基本操作,重点考查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其答案为:(1)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如果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2)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3.例题精讲
[例1] 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值时,规范的操作是( )。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1992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规范的操作是: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沾有待测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中部,试纸变色,立即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溶液的pH值。在操作过程中,试纸不能用水润湿,也不能将pH试纸丢放在待测溶液里。本题答案为C
[例2]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
B.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g
E.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1996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分析试题,比较托盘天平使用的基本技能,可知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g,而不能称准到0.01g。对于无腐蚀性和不易潮解的固体药品应放在白纸上称量,而不能将它们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托盘天平在使用时要放平、调零,左“物”右“码”等。故叙述不正确的为C、D。
[例3] A.苯的硝化反应 B.银镜反应 C.制酚醛树脂 D.由乙醇制乙烯
(1995年上海市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
当被加热的物质易燃或易分解,且加热的温度在80℃以下时,一般可用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最高温度为99℃)。苯的硝化反应在50℃-60℃时进行;乙醇的银镜反应在50℃-60℃的情况下发生;制酚醛树脂的实验在80℃左右进行,而实验室制乙烯要在170℃下进行,所以由乙醇制乙烯不能用水浴加热。正确答案为D
[例4]下列溶液有时呈黄色,其中由于久置时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变色的是( )。
A.浓硝酸 B.硫酸亚铁 C.高锰酸钾 D.工业盐酸 (1995年试测题)
分析与解答:
有的化学试剂久置在空气中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其变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久置的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发生分解反应:4HNO3=4NO2+O2+2H2O,浓硝酸里溶解了红棕色的NO2而呈黄色。久置的KMn04溶液也不十分稳定,在酸性溶液中缓慢地分解,使溶液显黄色:4MnO4-+4H+=4MnO2+3O2+2H2O。工业盐酸呈黄色,是因为含有Fe3+杂质。硫酸亚铁在空气里,Fe2+被氧气氧化为Fe3+,而使溶液显黄色:4Fe3++4H++O2=4Fe3++2H2O。正确答案为B。
[例5] 准确量取25.00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50mL量简 B.10mL量筒 C.50mL酸式滴定管 D.50mL碱式滴定管
(1996年上海市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
量简是不能准确地计量的仪器,滴定管是较精确的计量仪器。准确量取25.00mL溶液,应该用50mL滴定管。又因为碱式滴定管的下端有一段橡皮管,高锰酸钾具有强腐蚀性,能腐蚀橡皮管,量取高锰酸钾溶液要用酸式滴定管。正确答案为C
[例6]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是( )。先选择填空,再简要说明作此选择的理由。
(1)某试管内装有约占其容积1/10的溶液,则溶液的体积是(用字母回答) .
A.约lmL B.约3mL C.无法判断
因为 。
(2)拟在烧杯中于加热条件下配制某溶液50mL,应选择的烧杯是(用字母回答) .
A.400mL烧杯 B.250mL烧杯 C.100mL烧杯 D.50mL烧杯
因为
分析与解答:
试管有多种规格,试管的容积有大有小。第(l)小题没有确定试管的规格和容积,则占其容积1/10的溶液的体积是无法确定的。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用烧杯来溶解溶质,一般情况下选用烧杯的容积应比所配溶液的体积大一倍为宜。如配制50mL.溶液应选用100mL烧杯。正确答案:(l)C。题目并没有指明试管的大小规格(mL);(2)C.选用烧杯的容积比所配溶液的体积大一倍为最佳选择。
[例7]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 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1997年上海市高考题)
分析与解答:
根据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特点,应配成500mL溶液,而加入500mL的水是错误的,则A、C的操作不正确。再计算CuSO4·5H2O的质量:
4.托盘天平的标尺中央数值是0。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