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 某实验报告记录了如下数据,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A.用广泛试纸测得氯水的pH值为2.1
B.用50mL量筒量取23.00 mL浓盐酸
C.用温度计测量出酒精的沸点为78.5℃
D.用托盘天平称量氧化铜粉末为11.70g
(1)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
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的稳定性比Cu2+差(Cu+ Cu+Cu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
(2)在解决了问题(1)后,又有同学提出:Cu2O与CuO的热稳定性哪个更强?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98Cu(OH)2固体,加热至80℃~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为红色粉末A。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g。据此可推得,A的化学式为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1)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缺陷,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
(2)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写出实验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浓氨水与 (填写一种试剂)快速制取少量氨气;
(3)有同学模仿排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的方法,想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你认为他能否达到目的? (填“能”或“否”),理由是
。
7. 向50ml0.018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ml0.02mol/L的盐酸,生成了沉淀。如果溶液中C(Ag+)和C(Cl-)的乘积是一个常数,C(Ag+)· C(Cl-)=1.0×10-10,当溶液中C(Ag+)· C(Cl-)>常数,则有沉淀产生,反之沉淀溶解,求
(1)沉淀生成后溶液中C(Ag+)是多少?
(2)如果向沉淀生成后的溶液中再加入50mL0.001mol/L的盐酸,是否产生沉淀,为什么?
6. 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50mL,向其中各通入一定量的CO2,然后各取溶液10mL,分别将其稀释为100mL,分别向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表明,原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两种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 mL。
(2)曲线B表明,原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两种溶质物质的量之比为 ;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最大值 mL。
(3)通过计算求出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5.常温下,将pH=1的硫酸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两者pH都升高了1,则加入水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比约为 ( )
A.11:1 B.10:1 C.6:1 D.5:1
4.为了更合理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酸度”(用AG表示)概念,
AG=l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任何温度下,水的AG等于0
②溶液的AG越小,酸性越强
③常温下,0.1mol·盐酸的AG=12
④25℃时,某溶液的AG=-10,其pH=10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 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 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
A.1∶9 B.1∶1 C.1∶2 D.1∶4
2. 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 )
A.pH = 3的盐酸和pH =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 = 3的盐酸和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 = 3的醋酸和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 = 3的硫酸和pH =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