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426  8434  8440  8444  8450  8452  8456  8462  8464  8470  8476  8480  8482  8486  8492  8494  8500  8504  8506  8510  8512  8516  8518  8520  8521  8522  8524  8525  8526  8528  8530  8534  8536  8540  8542  8546  8552  8554  8560  8564  8566  8570  8576  8582  8584  8590  8594  8596  8602  8606  8612  8620  447348 

15.(2010·北京市海淀区期中)电浮选凝聚法是工业上采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Fe(OH)3沉淀。Fe(OH)3有吸附性,可吸附污物而沉积下来,具有净化水的作用。阴极产生的气泡把污水中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刮去(或撇掉)浮渣层,即起到了浮选净化的作用。某科研小组用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若污水中离子浓度较小,导电能力较差,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则无法使悬浮物形成浮渣。此时,应向污水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

(2)电解池阳极的电极反应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

②4OH-4e===2H2O+O2↑。

(3)电极反应①和②的生成物反应得到Fe(OH)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熔融盐燃料电池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以CH4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

已知负极的电极反应是CH4+4CO-8e===5CO2+2H2O。

①正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为此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则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若在阴极产生了44.8L(标准状况)气体,则熔融盐燃料电池消耗CH4________L(标准状况)。

解析:(1)通过电解生成Fe(OH)3沉淀,不能加酸,a项不符合;BaSO4难溶于水,b项不符合;Na2SO4对电解产物没有影响,可以增强导电能力,故c项符合;保持污水的pH在5.0-6.0之间,NaOH显然不符合;CH3CH2OH为非电解质,导电能力差,e项不符合;故答案为c。(2)燃料电池中,通入CH4的一极为负极,通入空气的一极为正极,故烧杯中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3)电极反应①和②的生成物反应得到Fe(OH)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4Fe2++10H2O+O2===4Fe(OH)3↓+8H+。(4)①已知负极的电极反应是CH4+4CO-8e===5CO2+2H2O,而总的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用总反应方程式减去负极的电极反应得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②根据电极反应,A物质的化学式是CO2。(5)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产生44.8 L(标准状况)气体,转移4 mol e;根据CH4+4CO-8e===5CO2+2H2O知,熔融盐燃料电池消耗CH4 11.2 L。

答案:(1)c

(2)Fe-2e===Fe2+

(3)4Fe2++10H2O+O2===4Fe(OH)3↓+8H+

(4)①O2+2CO2+4e===2CO(2O2+4CO2+8e===4CO) ②CO2

(5)11.2

试题详情

14.(2010·河南省调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乙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Zn为________极;Pt为________极。

(2)写出电极反应式:Cu极________________;C极________________。

(3)当甲中产生0.1 mol气体时,乙中析出铜的质量应为________;乙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应为________。

(4)若乙中溶液不变,将其电极都换成铜电极,电键闭合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的颜色________(填“变深”、“变浅”或“无变化”)。

(5)若乙中电极不变,将其溶液换成NaCl溶液,电键闭合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的p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乙中溶液的pH将________。

(6)如果乙中电极不变,将其溶液换成饱和Na2SO4溶液,电键闭合一段时间,当阴极上有a mol气体生成时,同时有w g Na2SO4·10H2O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________(用含wa的表达式表示,不必化简)。

解析:(1)Zn、Cu电极和稀硫酸可构成原电池,其中Zn是负极,Cu是正极;乙装置是电解池,C为阴极,Pt为阳极。

(2)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2H++2e===H2↑;C电极上也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

(3)通过甲、乙装置中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当甲中产生0.1 mol H2时,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乙中析出0.1 mol Cu和0.1 mol Cl2

(4)若将乙中两个电极都换成Cu,则乙装置相当于电解精炼铜的装置,阳极溶解的铜和阴极析出的铜一样多,溶液中Cu2+的浓度基本不变,溶液的颜色基本不变。

(5)若将乙中溶液换成NaCl溶液,则乙装置就是电解食盐水的装置,因为反应生成了NaOH,所以电解后溶液的pH增大。反应时甲溶液中消耗了H+,溶液酸性减弱,pH也增大。

(6)电解Na2SO4溶液的本质就是电解水,阴极上析出的a mol气体是H2,则反应中有a mol H2O被电解,此a mol H2O和析出的w g Na2SO4·10H2O晶体构成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与剩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0%。

答案:(1)原电池 电解池 负 阳

(2)2H++2e===H2↑ Cu2++2e===Cu

(3)6.4 g  2.24 L

(4)无变化

(5)增大 增大

(6)×100%

试题详情

13.(2010·石家庄质检(一))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开始实验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若开始实验时开关K与b连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溶液中Na+向A极移动

②从A极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向电解液中加适量盐酸可使其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

(3)该小组运用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K2SO4溶液。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________(填“>”、“<”或“=”)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图中a、b、c、d分别表示有关溶液的pH,则a、b、c、d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③电解一段时间后,B口与C口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

解析:(1)开关K与a相连,则该装置为原电池,B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2)若K与b相连,则该装置为电解池,A极为阳极,B极为阴极;①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即Na+向B极移动;②A极逸出的气体为氯气,它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正确;③因为电解过程中产生氢气和氯气,故需通入HCl气体,而不是加入盐酸,不正确。

(3)①因为阳极加入有H2SO4,故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写4OH-4e===2H2O+O2↑也对),由于在阴极放电的是H+,其中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的H+数与透过阴离子交换膜的OH数相等,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知,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的K+数大于透过阴离子交换膜的SO数,故应填“<”;②因电解后生成的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的浓度均比原来的大,故b<a,c<d,结合碱溶液的pH大于酸溶液的pH,则有b<a<c<d;③B口产生的气体是O2,C口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质量比为8?1。

答案:(1)Fe-2e===Fe2+

(2)②

(3)①2H2O-4e===O2↑+4H+(写4OH-4e===2H2O+O2↑也不扣分) <

②b<a<c<d

③8?1

试题详情

12.(2010·郑州市质量预测)一种新型酸性乙醇电池用磺酸类质子作溶剂,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电池反应式为:C2H5OH+3O2===2CO2+3H2O,电池构造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过程中,电源内部的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B.通入乙醇的电极是正极

C.该电池的正极反应为:4H++O2+4e===2H2O

D.用该电池做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每消耗0.2 mol C2H5OH,阴极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13.44 L

解析:A项,H+应向正极迁移;B项,通入O2的电极为正极;D项,消耗0.2 mol C2H5OH,转移的电子为2.4 mol,此时阴极生成的气体理论上应为1.2 mol,在标况下即为26.88 L。

答案:C

试题详情

11.(2010·赣州市质检)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 )

A.0.1 mol      B.0.2 mol

C.0.3 mol                    D.0.4 mol

解析:根据2CuSO4+2H2O2Cu+2H2SO4+O2↑,电解硫酸铜溶液减少的质量相当于CuO;加入0.1 mol Cu(OH)2可以使所得溶液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说明电解过程中有0.1 mol CuSO4和0.1 mol H2O发生电解,因此转移的电子为0.1×2+0.1×2=0.4(mol)。

答案:D

试题详情

10.(2010·江西省联考)用下图装置(X、Y是直流电源的两极)分别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则下表中所列各项对应关系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电源X极
实验前U形管中液体
通电后现象及结论
A
正极
Na2SO4溶液
U形管两端滴入酚酞试液后,a管中呈红色
B
正极
AgNO3溶液
b管中电极反应式是4OH-4e===2H2O+O2
C
负极
KCl和CuCl2混合溶液
相同条件下,a、b两管中产生的气体总体积可能相等
D
负极
Fe(OH)3胶体和导电液
b管中液体颜色加深

解析:X为正极,电解Na2SO4溶液时,实质是电解水,a管中电极为阳极,OH放电,a管中c(H+)>c(OH),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A错;X为正极,电解AgNO3溶液时,b管中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Ag++e===Ag,B错;Fe(OH)3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X为负极时,Fe(OH)3胶体粒子向a管移动,a管中液体颜色加深,D错。

答案:C

试题详情

9.(2010·北京市西城区抽样)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

C.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解析: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A错;a极是铁,b极是铜时,a极上铁发生氧化反应逐渐溶解,b极上Cu2+发生还原反应有铜析出,B错;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发生氧化反应粗铜溶解,b极上Cu2+发生还原反应有铜析出,C对;a、b两极均是石墨时,根据电子守恒,a极上产生的O2与电池中消耗的H2的体积比为1?2,D错。

答案:C

试题详情

8.(2010·北京市海淀区期末)高功率Ni/MH(M表示储氢合金)电池已经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总反应方程式如下:Ni(OH)2+M NiOOH+M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M+H2O+e===MH+OH

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D.放电时每转移1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NiOOH被氧化

解析: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正极附近c(OH)增大,溶液碱性增强,A对;放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e===M+H2O,B错;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OH-e===NiOOH+H2O,C错;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放电时每转移1 mol电子,正极上有1 mol NiOOH被还原,D错。

答案:A

试题详情

7.(2010·唐山市联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氧化反应

B.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

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2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 NaOH

D.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解析: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A错;铝制品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隔绝了铝与空气的接触,故铝制品比铁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B正确;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H2↑,所以若转移2 mol电子,则生成2 mol NaOH,C错;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相当于电解水,阴极产物为氢气,阳极产物为氧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错。

答案:B

试题详情

6.(2010·东北)用下图Ⅰ所示装置通电10分钟后,去掉直流电源,连接成图Ⅱ所示装置,可观察到U形管左端铁电极表面析出白色胶状物质,U形管右端液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装置Ⅰ中石墨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比铁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多

B.用装置Ⅱ进行实验时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

C.用装置Ⅱ进行实验时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

D.装置Ⅰ通电10分钟后铁电极周围溶液pH降低

解析:装置Ⅰ是电解10% NaCl溶液的装置,石墨连接到电源的正极,溶液中的Cl在该极失去电子产生Cl2:2Cl-2e===Cl2↑,铁电极上产生H2:2H2O+2e===H2↑+2OH,由于有OH生成,故溶液的pH升高。因Cl2能溶解在水中,且与H2O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而H2不溶于水,故石墨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比铁电极上方得到的气体少。装置Ⅱ是原电池装置,Fe为负极失去电子产生Fe2+,Fe2+再与溶液中的OH反应生成Fe(OH)2:Fe-2e+2OH===Fe(OH)2,正极为Cl2得到电子,故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或HClO+H++2e===Cl+H2O)。综合上述,只有选项B正确。

答案: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