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3717  433725  433731  433735  433741  433743  433747  433753  433755  433761  433767  433771  433773  433777  433783  433785  433791  433795  433797  433801  433803  433807  433809  433811  433812  433813  433815  433816  433817  433819  433821  433825  433827  433831  433833  433837  433843  433845  433851  433855  433857  433861  433867  433873  433875  433881  433885  433887  433893  433897  433903  433911  447090 

2、审题要点

这种命题形式审题难度小,只要借助义项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即可。审题时还可参照“独词型”材料的审题方法。写作角度也很明确,毋需在审题和立意上投入大量时间。

试题详情

1、材料特征

(1)题目选择的是一个多义词语作话题或题目。

(2)材料对词语作了多方的解释和理解。

(3)每个义项都可以独立作为一个写作角度。

试题详情

3、经典例析

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广东卷的作文都是命题作文,题目分别为“季节”“传递”。审题时,我们要综合运用上述两种方法,求得小、巧、具体的写作角度。以“季节”为例,审题时,可先添加修饰语,缩小“季节”的写作范围:自然的、人生的、生命的、爱的、事业的、历史的、社会的……,再结合虚拟提问法对话题内涵进行挖掘,我们的“季节”怎么啦?通过分析可以派生出这样一些角度:全球气候变暖,四季不明了;人生四季,重在把握青春;爱的四季亘古不变(爱不分四季);人物心态的“四季变化”;中日关系“四季”变奏曲;城市高楼大厦四季不分给人们带来的缺憾等。“传递”这个题目审题就更简单了,运用虚拟提问法就可轻松搞定,如“传递什么?”“为什么要传递?”“怎么传递?”等。

纵观历年高考作文题,独词型的还不少:如1988年全国卷的“习惯”、1994年全国卷的“尝试”,北京高考卷先后考的“规则”“转折”“寻找”“包容”“安”“北京的符号”;上海卷的“杂”、“忙”;2005年高考江西卷的“脸”、重庆卷的“自嘲”;2006年高考四川卷的“问”、辽宁卷的“肩膀”、天津卷的“愿景”等。

试题详情

2、审题要点

(1)语境设置法  即在词语或短语前后添加修饰语或设置一定的语境,使之更具体、更明确。当然命题作文的题目就不能加了,但在审题时,我们可以从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上去挖掘,寻求最佳角度。

(2)虚拟提问法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新闻写作中的“5W”理论对题目中的独词进行虚拟提问。“5W”是指“是什么”(What)、“什么时候”(When)“什么地方”(Where)“是谁”(Who)“为什么”(Why)。拿到一个独词型或概念型的题目后,不妨多问几下,通过递加追问,变抽象为具体,可以打开写作的思维,确立写作的角度。同时,这种由果及因的追问,也能对话题有更深的认识,易把文章写得深刻些。

试题详情

1、材料特征

作文命题中没有材料提示,仅提供一个词语或一个短语,作为话题或题目(命题作文),这种形式以命题作文居多。因为没有材料的提示和渲染,对于写惯了话题作文的学生来说,审题及写作都很为难了,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

试题详情

3、经典例析

  例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目。(略)

2007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题目,形式虽为漫画,但内容上是针对现代教育问题的。

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现象让学生去思考与讨论。如:媒体上炒作的杨丽娟追星事件,愈演愈烈的家长“陪读”现象,全国文艺界的各种“选秀”选红了谁?“人造美女”现象等。

试题详情

2、审题要点

(1)选准“靶子”,即准确把握材料所描述的社会问题或现象。

(2)确立写“点”,在具体深入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确定写作具体的“点”。

(3)善于运用哲学方法分析问题,如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等,使你的认识有理性深度。

(4)分析问题不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应该重点分析问题的根源、危害及改革方案,通过现象揭示问题的本质。

试题详情

1、材料特征

(1)选取的材料是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和生活中某种社会现象。

(2)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时代感、写作的开放性。

(3)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见解和看法。

试题详情

1、材料特征

(1)材料形式为松散型的现象列举,且各种现象之间多为并列关系。

(2)材料淡化了作文审题,甚至不需审题。

(3)写作角度就在材料中,因而写作角度广泛,可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写作。

(4)侧重考查学生的立意和表达能力。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