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6879  436887  436893  436897  436903  436905  436909  436915  436917  436923  436929  436933  436935  436939  436945  436947  436953  436957  436959  436963  436965  436969  436971  436973  436974  436975  436977  436978  436979  436981  436983  436987  436989  436993  436995  436999  437005  437007  437013  437017  437019  437023  437029  437035  437037  437043  437047  437049  437055  437059  437065  437073  447090 

3. (如皋市08届高三一轮复习测试卷)2007年10月24日,中国用长征运载火箭成功的发射了“嫦娥一号”卫星.右图是某监测系统每隔2.5s拍摄的,是关于起始匀加速阶段火箭的一组照片.已知火箭的长度为40m,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火箭的加速度a = ______m/s2,火箭在照片中第2个像所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υ = _______m/s.

试题详情

2.(2007年高考天津理综卷.22)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 ,第六个点下标明B ,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 ,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 ,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 。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 cm ,CD长为11.15cm ,DE长为13.73 cm ,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2 ,AB的距离应为____________cm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题详情

1.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由此可求得( )

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试题详情

4.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知识点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应用2] (启东08届高三调研测试)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Hz的低压交变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线,从而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1)请你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作答在右图上),并指出哪个轴相当于v轴?答:    

(2)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为求出0.15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答:        

(3)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

导示: (1)vt图线如图所示;y轴相当于v轴   

(2) b    (3) 2.0  

知识点二拓展与延伸

[应用3](07年苏锡常镇四市二模。12)如图(甲)所示,用包有白纸的质量为 1 . 00kg 的圆柱棒替代纸带和重物,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上并随之转动,使之替代打点计时器当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在圆柱棒竖直下落的过程中,毛笔就在圆柱棒面上的纸上画出记号,如图(乙)所示,

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 26.0mm 、 41.0mm 、 56.0mm 、 71.0mm 、86.0mm 、 101.0mm ,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 1500r /min ”字样,由此研究圆柱棒的运动情况。

(1)毛笔画相邻两条线的时间间隔T=   s ,图(乙)中的圆柱棒的   (选填“左”或“右”)端是悬挂端.

(2)根据图(乙)所给的数据,计算毛笔画下记号C 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c=     m/s , 圆柱棒竖直下落的加速度a     m/s2.

导示:(1)毛笔画相邻两条线的时间间隔应该等于电动机转动一周的时间即T=0.04 s;重物下落速度越来越大,故相邻的两条线之间的间隔也越大,故圆柱棒左端是悬挂端;

(2)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可得毛笔画下记号C 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c=1.2m/s;圆柱棒竖直下落的加速度a=9.4 m/s2

试题详情

3.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

试题详情

2.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试题详情

1.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试题详情

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确定好计数始点0,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最后求其平均值。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作v-t图线,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应用1](盐城市08届高三六所名校联考)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题图所示。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

……,   取平均值g=8.667 m/s2;

方法B:

取平均值g=8.673 m/s2

(1)从实验装置看,该同学所用交流电的电压为______伏特,操作步骤中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选择方法______(A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系统或偶然)误差。

(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

导示: (1)从实验装置看,交流电的电压为 _220  伏特,操作步骤中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 _ S1S6; 方法B中有S1S2S3S4S5S6。因此,选择方法 _B (A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 _偶然  (系统或偶然)误差。

 (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 S1S2S3S4S5S6 长度测量;交流电频率波动; 数据处理方法等

试题详情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试题详情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