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解某地区的地质情况,取回两块岩石样品A和B,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图中部分反应产物被略去)。
⑴请你根据上图实验现象推断下列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⑵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E→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G→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所加试剂X可能是氧化物、酸、碱、盐中的_______________。
24.已知在水溶液中,乙醇(C2H5OH)不发生电离,溴化氢(HBr)电离产生氢离子(H+) 和溴离子(Br-),氢氧化钠电离产生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根据这三种溶液的组成推断,医用酒精(含乙醇75%的水溶液)显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下同),溴化氢的水溶液显__________;
⑵写出上述物质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用化学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
⑵ 表示的是___________(写粒子符号);
⑶原子序数为9和20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⑷从原子结构角度看,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数。
22.自然界中存在着氧循环和碳循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氟里昂在高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Cl原子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其过程可表示为:①Cl+O3→ClO+O2;②ClO+O→Cl+O2。则Cl原子在臭氧反应消耗的过程中是____________(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⑵大气中CO2的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下列反应中,对维持大气中CO2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2NaOH+CO2=Na2CO3+H2O
|
|
③CO2+H2O = H2CO3
⑶科学家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化学方程式:2CO2+6H2 = X+4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1.现有下列几种物质:①乙醇、②明矾、③钛合金、④氮气。用序号填写:
⑴可用作净水剂的是___________;⑵可加入汽油中作为汽车燃料的是__________;
⑶仪器包装中可用作防腐气体的单质是________;⑷可用来制造人造骨骼的是_______。
20.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锌
B.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锌
C.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D.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第Ⅱ卷 (共60分)
19.如右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与气体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则液体A和气体B组合可能是 ( )
|
液体A |
气体B |
A |
NaOH溶液 |
CO2 |
B |
NaOH溶液 |
O2 |
C |
浓硫酸 |
H2 |
D |
稀硫酸 |
NH3 |
18.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 ( )
选项 |
甲 |
乙、丙、丁 |
A |
常见合金 |
不锈钢、焊锡、生铁 |
B |
常见碱 |
烧碱、纯碱、熟石灰 |
C |
常见营养物质 |
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 |
D |
常见有机物 |
甲烷、乙醇、葡萄糖 |
17.“三效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符号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 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
C.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D. 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16.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