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1,点C是线段AB上一点,AC=AB,BC为⊙O的直径.
(1)在图1直径BC上方的圆弧上找一点P,使得PA=PB;(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2)连接PA,求证:PA是⊙O的切线;
(3)在(1)的条件下,连接PC、PB,∠PAB的平分线分别交PC、PB于点D、E.求的值.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
【解析】
(1)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得到点P;
(2)连接OP、BP、CP,证明△PAC≌△PBO,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PC=PO,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判定定理证明;
(3)作EF∥PC交AB于F,证明△AEP和△AE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AP=r,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计算即可.
(1)如图(1)所示:PA=PB;
(2)证明:连接OP、BP、CP,
∵AC=AB,OC=OB,
∴AC=OB,
∵PA=PB,
∴∠A=∠PBA,
在△PAC和△PBO中,
,
∴△PAC≌△PBO(SAS)
∴PC=PO,又OP=OC,
∴OP=PC=OC,
∴△POC为等边三角形,
∴∠POC=60°,
∴∠A=∠PBO=∠POC=30°,
∴∠OPA=90°,
∴PA是⊙O的切线;
(3)解:作EF∥PC交AB于F,
设⊙O的半径为r,则AC=3r,AH=r,
∴AP==r,
∠PDE=∠PAE+∠APD,∠PED=∠BAE+∠ABE,∠ABE=∠APD,
∴∠PDE=∠PED,
∵EF∥PC,
∴∠PDE=∠AEF,
∴∠PED=∠AEF,
在△AEP和△AEF中,
,
∴△AEP和△AEF(ASA),
∴AF=AP=r,
∵EF∥PC,
∴==.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条河流经过、两个港口,水流的速度是4千米/时.甲、乙两船同时出发,由港口顺流驶向港口,甲船的静水速度快于乙船的静水速度.两船分别到达港口后立即返回港口.两船与港口的距离(千米)与出发时间(时)之间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
(1)、两港口相距 千米.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千米/时.
(2)求甲船从港口返回港口时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求两船在途中相遇时,相遇处于港口之间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D,AB上的点,AP⊥BE,P为垂足.
(1)如图1,AF=BF,AE=,点T是射线PF上的一个动点,当△ABT为直角三角形时,求AT的长;
(2)如图2,若AE=AF,连接CP,求证:CP⊥F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家庭过期药品属于“危险废物”,处理不当将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某市药监部门为了解家庭处理过期药品的方式,决定对全市家庭作一次简单随机抽样调查.
(1)下列选取样本的方法最合理的一种是 (只需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①在市中心某个居民区以家庭为单位随机抽取;
②在全市医务工作者中以家庭为单位随机抽取;
③在全市常住人口中以家庭为单位随机抽取.
(2)本次抽样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家庭都有过期药品,现将有关数据呈现如下图:
① ,
②补全条形统计图;(标上数据)
③家庭过期药品的正确处理方式是送回收站,若该市有万户家庭,请估计大约有多少户家庭处理过期药品的方式是送回收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的对应点M落在边CD上(不与点C、D重合),折痕为EF,AB的对应线段MG交AD于点N.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①∠MBN=45°;②△MDN的周长是定值;③△MDN的面积是定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初中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某市教育局对本市部分学校的八年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把学习态度分为三个层级,A级:喜欢;B级:不太喜欢;C级:不喜欢),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_____名学生;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求出扇形统计图中级所占的圆心角的度数;
(4)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请你估计该市近名初中生中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学习态度达标.(达标包括级和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取一点E,连接AE、BE、DE.过点A作AE的垂线交DE于点P.若AE=AP=1,PB=.下列结论:①△APD≌△AEB;②点B到直线AE的距离为;③EB⊥ED;④S△APD+S△APB=1+;⑤S正方形ABCD=4+.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点P是上一动点,连接AP,作∠APC=45°,交弦AB于点C.AB=6cm.
小元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分别对线段AP,PC,AC的长度进行了测量.
下面是小元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下表是点P是上的不同位置,画图、测量,得到线段AP,PC,AC长度的几组值,如下表:
AP/cm | 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PC/cm | 0 | 1.21 | 2.09 | 2.69 | m | 2.82 | 0 |
AC/cm | 0 | 0.87 | 1.57 | 2.20 | 2.83 | 3.61 | 6.00 |
①经测量m的值是 (保留一位小数).
②在AP,PC,AC的长度这三个量中,确定的长度是自变量,的长度和 的长度都是这个自变量的函数;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画出(1)中所确定的函数图象;
(3)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ACP为等腰三角形时,AP的长度约为 cm(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