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X和非金属单质Y能够反应,生成化合物ZZ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气体G和白色沉淀P(如下框图所示),已知气体G与空气之密度比约为1.17。请填空:

1)组成单质XY的元素分别属第____________族和第___________族;

2Z与水发生水解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生成1mol的化合物Z,反应中转移_________________mol的电子。

【答案】A A Al2S3 + 6H2O === 2Al(OH)3+ 3H2S 6

【解析】

气体G与空气之密度比约为1.17,所以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1.17=34,则G应为H2S,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X和非金属单质Y反应,生成化合物Z,则Z中含有XY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S元素,Z与水作用可生成气体G(H2S)和白色沉淀P,可推知ZAl2S3,沉淀PAl(OH)3,所以XAlYS,据此分析解答。

(1)根据上述分析,XAlYS,所以组成单质XY的元素分别属第ⅢA族和第ⅥA族,故答案为:ⅢAⅥA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化合物Z的化学式为Al2S3,与水发生水解反应方程式为Al2S3 + 6H2O = 2Al(OH)3↓+ 3H2S↑,故答案为:Al2S3 + 6H2O = 2Al(OH)3↓+ 3H2S↑

(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化合物Z的化学式为Al2S3Al0价升高到+3价,每生成1mol的化合物Z,反应中转移电子6mol,故答案为:6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氰化法冶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氰废水(主要包括CN-Cu(CN)32-SO32-等离子),可以通过沉淀——电解氧化法进行处理,某小组同学对该过程进行模拟。

资料1:溶液中存在平衡Cu(CN)32-CuCN↓+2CN-

资料22Cu2++4CN-=2CuCN ↓+(CN)2

(1)利用CuCl2溶液对含氰废水进行初步沉淀处理。溶液中总氰(CNT)、游离氰(CN-)的去除率随CuCl2加入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CuCl2加入量对总氰(CNT)、游离氰(CN-)去除率的影响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随着CuCl2加入量增大(3.0 g以前),溶液中总氰(CNT)、游离氰(CN-)的去除率变化趋势_________

②在SO32-的作用下,CuCl2可将废水中的Cu(CN)32-直接转化为CuCN沉淀,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利用钛电极对沉淀后的废液中残留的CN-等离子进一步进行电解处理,在一定的电压下,在阳极观察到明显的气泡,经检验,其主要成分为N2CO2。该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若将(1)中沉淀剂CuCl2换为CuSO4,电解法几乎不能去除CN-

①下列关于电解氧化法处理废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阳极处观察到的气泡主要是由于 CN-在阳极放电产生的

B.电解结束之后,该小组同学在阴极处能回收金属铜

C.电解法处理过程中,Cu(CN)32-向阳极迁移

CN-中包含碳氮三键,该离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③请用化学用语解释电解过程中Cl-的作用: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各组物质(或者它们的溶液)通过一步反应可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的是

选项

X

Y

Z

A

Si

Na2SiO3

H2SiO3

B

S

H2S

SO2

C

Al2O3

NaAlO2

Al2(SO4)3

D

Mg(OH)2

MgCO3

MgCl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2.00molCO22.0 mol H2以及催化剂发生反应:CO2(g)+H2 (g)HCOOH(g) ΔH,测得,n(H2)/mol在不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60 min

90 min

120 min

150 min

180 min

实验I

Tl/K

1.50 mol

1.32 mol

1.28 mol

1.26 mol

1.26 mol

实验Ⅱ

T2/K

1.45 mol

1.20 mol

1.10 mol

1.10 mol

1.10 mol

(1)比较实验温度T1___T2(”),该反应的ΔH___0(“=””)

(2)实验I060 min内用HCOOH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3)实验Ⅱ反应开始时体系压强为P0,第90min时体系压强为Pl,则PlP0=___

(4)比较实验I、Ⅱ在80min时的逆反应速率大小vl___v(无法判断”),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利用电解装置,探究铁作阳极时发生反应的多样性,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1:用KCl作电解质,一定电压下,按图1装置电解,现象如下:石墨电极上迅速产生无色气体,铁电极上无气体生成,铁逐渐溶解。5 minU型管下部出现灰绿色固体,之后铁电极附近也出现灰绿色固体,10 min后断开K.按图2进行实验。

①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

②确认灰绿色固体中含有Fe2+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③灼烧晶体X,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试管i中析出白色晶体的原因是_____

(2)实验2:其他条件不变时,用图3装置重复实验,10 min后铁电极附近溶液依然澄清,断开K,按图4进行实验

①结合图1和图2装置中现象的差异说明盐桥的作用是_____

②对比图2和图4的现象,解释实验12中阳极附近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3:用KOH作电解质

用图1装置电解浓KOH溶液,观察到铁电极上立即有气体生成,附近溶液逐渐变为淡紫色(),没有沉淀产生。

①铁电极上OH-能够放电的原因是_____

②阳极生成FeO的总电极反应式是_____

③某同学推测生成的必要条件是浓碱环境,将图5中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证实推测成立。试剂a_____、现象b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铁作阳极时发生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利用①吸收多余的氨气

B.装置②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

C.装置③可用于干燥氨气

D.装置④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H2CO2Cl2HCl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5.6g 铁粉投入足量的浓硝酸中,转移电子数为 0.3NA

B.0.5mol 环氧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1.5NA

C.2.4g 镁条在足量的N2O2的混合气体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为 0.2NA

D.25℃时,Ksp(BaSO4)=1×10-10,则BaSO4饱和溶液中Ba2+数目为1×1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临床结果显示,磷酸氯喹对新冠肺炎有一定诊疗效果。化合物 I 是合成磷酸氯喹的中间体,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 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C 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3)⑦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为取代反应,另一生成物为乙醇,E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 F 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H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 M(),请写出任意一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M 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含有-NH2 的芳香族化合物;核磁共振氢谱共有 4 组峰

(7)设计以 (对羟基苄基氯)CH3CH2OH 为主要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火箭使用的推进剂燃料由NH两种元素组成,且原子个数NH=12,其水溶液显碱性,则该物质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笑气(N2O)曾被用作麻醉剂,但过度吸食会导致身体机能紊乱。预测N2O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1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1价阴离子再获得一个电子的能量变化叫做第二电子亲和能,部分元素或离子的电子亲和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元素

C1

Br

I

O

O-

电子亲和能(kJmol

349

343

295

141

7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电子亲和能越大,说明越难得到电子

B.一个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O2-时放出141kJ的能量

C.氧元素的第二电子亲和能是-780kJmol

D.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成为O2-需要吸收能量

(4)在电解炼铝过程中加入冰晶石(“A”代替),可起到降低Al2O3熔点的作用。冰晶石的生产原理为:2Al(OH)3+12HF+3Na2CO3=2A+3CO2↑+9H2O。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①冰晶石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冰晶石由两种微粒构成,冰晶石的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位于大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那么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微粒是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③冰晶石溶液中不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 配位键 D 金属键 E 范德华力 F 氢键

Al单质的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乙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丁所示:

若已知A1的原子半径为d cm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晶胞中Al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Al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用字母表示)

(5)配合物Fe(CO)5的熔点-20℃,沸点103℃,可用于制备纯铁。Fe(CO)5的结构如图所示。

Fe(CO)5晶体类型属于__________晶体。

②关于Fe(C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Fe(CO)5是非极性分子,CO是极性分子

BFe(CO)5Fe原子以sp3杂化方式与CO成键

C1mol Fe(CO)5含有10mol配位键

D.反应Fe(CO)5=Fe+5CO没有新化学键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