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054  8062  8068  8072  8078  8080  8084  8090  8092  8098  8104  8108  8110  8114  8120  8122  8128  8132  8134  8138  8140  8144  8146  8148  8149  8150  8152  8153  8154  8156  8158  8162  8164  8168  8170  8174  8180  8182  8188  8192  8194  8198  8204  8210  8212  8218  8222  8224  8230  8234  8240  8248  447348 

13.(2010·模拟题)实验室以氯化钾和硝酸钠为原料制备硝酸钾的实验流程如下:

硝酸钾等四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加速固体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操作时,将蒸发皿置于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取用蒸发皿应使用    (填仪器的名称),为了防止液滴飞溅,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趁热过滤”操作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4)“趁热过滤”后,有时先往滤液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沸,然后再“冷却结晶”,目的是__                                

(5)制得的KNO3产品中常含NaCl,进一步提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溶解、蒸发、过滤、结晶、重结晶等基本操作的理解,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趁热过滤”后的滤液对NaCl来讲是饱和溶液,为防止降温过程中NaCl的析出,往往需要先往滤液中加入少量水,使其变成NaCl的非饱和溶液再降温以析出产品。

答案:(1)搅拌、加热 (2)坩埚钳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 (3)NaCl (4)稀释溶液,防止降温过程中NaCl析出,提高产品纯度 (5)重结晶

试题详情

12.(2009·四川理综)已知A-O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A、B、H分别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B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D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2∶3,且能与水反应得到两种碱。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O能与A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B单质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化合物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

(2)J的沸点比硒化氢(H2Se)的沸点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I与H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A和J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D与足量的N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图中,在同一反应里一种物质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这样的反应共有________个。

解析:根据B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B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确定B为金属镁。D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2∶3,且能与水反应得到两种碱,确定D为二氮化三镁,A为氮气。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推测为过氧化钠。O能与A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说明有氢氧化铜生成。通过分析可得:A:氮气,B:镁,C:过氧化钠,D:二氮化三镁,E:硝酸镁,F:硝酸铵,A:氢氧化钠,H:氧气,I:氨气,J:水,K:硝酸钠,L:一氧化氮,M:二氧化氮,N:硝酸,O:硝酸铜。

答案:(1)三 ⅡA Na+[:····:····:]2Na+

(2)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比硒化氢的分子间作用力强

(3)4NH3+3O22N2+6H2O

(4)Mg3N2+8HNO3===3Mg(NO3)2+2NH4NO3

(5)2

试题详情

11.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现有NO和NH3的混合物1 mol,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4 g。

(1)写出反应的反学方程式。

(2)若以上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反应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可能各是多少。

解析:NO与NH3反应生成N 2和H2O时,化学方程式为:6NO+4NH3===5N2+6H2O 6 mol NO被还原得到3 mol N2,4 mol NH4被氧化得到2 mol N2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 mol,即多28 g。现在反应中多1.4 g,则可能参加反应的NO为0.3 mol,NH3过量;或参加反应的NH3为0.2 mol,NO过量。

解:设混合物中NO的物质的量为x,NH3的物质的量为y

若NO不足,则:

6NO + 4NH3===5N2+6H2O Δm

6 mol  4 mol           28 g

  x                1.4 g

x==0.3 mol y=1 mol-0.3 mol=0.7 mol

若NH3不足,则:

6NO + 4NH3===5N2+6H2O Δm

6 mol    4 mol          28 g

        y           1.4 g

y==0.2 mol x=1 mol-0.2 mol=0.8 mol。

答案:(1)6NO+4NH3===5N2+6H2O

(2)当NH3过量时,n(NO)=0.3 mol,n(NH3)=0.7 mol;当NO过量时,n(NO)=0.8 mol,n(NH3)=0.2 mol。 

试题详情

10.(2010·太原四中期中考题)工业生产中物质的循环利用有多种模式。例如: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图Ⅰ可用于合成氨中N2、H2的循环

B.图Ⅰ可用于氨碱法制纯碱中CO2的循环

C.图Ⅱ可用于电解饱和食盐水中NaCl的循环

D.图Ⅲ可用于氨氧化法制硝酸中NO的循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图形的认知及工业生产原理的理解。A正确;B中的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是NH3+CO2+H2O+NaCl===NH4Cl+NaHCO3↓,由于反应物有四种,而Ⅰ图中的反应物只有两个,所以B错;同理电解食盐水的生成物有NaOH、Cl2、H2,图Ⅱ中的X+Y===Z,只有一个生成物,所以C错;D中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原理是氨的催化氧化、NO的氧化、NO2与H2O反应,而图Ⅲ中W―→M+N,很明显不符合反应事实,故D也不对。

答案:A

试题详情

9.(2010·模拟题)将3.2 g Cu跟30.0 mL 10.0 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 mol H+,则此时溶液中含NO3的物质的量为 ( )

A.0.5a mol      B.(0.1+a) mol     C.0.1a mol     D.2a mol

解析:首先判断Cu与硝酸谁过量,经判断知HNO3过量,Cu全部反应,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n(NO3)=n(H+)+2n(Cu2+)。n(Cu2+)==0.05 mol,

所以n(NO3)=a mol+0.05 mol×2=(a+0.1) mol。

答案:B

方法归纳:在变化中寻找一个不变量,这就是“守恒”的实质。因此要灵活利用好电子守恒法、原子守恒法、电荷守恒法等守恒方法。

试题详情

8.(2010·天津八校联考题)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SO2后,颜色褪去,说明SO2表现了漂白性

B.把铁粉投入到相同浓度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首先析出的是Ag,说明Ag+的还原性比Cu2+

C.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不和冷的浓硫酸反应

D.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有色产物且溶于浓硝酸

解析:A项中表现了SO2的还原性;B项中发生的反应依次为:①Fe+2Ag+===Fe2++2Ag;②Fe+Cu2+===Cu+Fe2+,所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g+>Cu2+;C项中铝与冷浓硫酸先反应使铝钝化;D项中浓硝酸光照分解生成红棕色的NO2溶解于浓硝酸中而使其变黄,D项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7.(2010·莱芜十七中期中考题)下列关于非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都是由非金属组成 ②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以与水发生化合反应 ③非金属元素都是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或等于4 ④因为非金属具有得电子的性质,其单质均不能作还原剂 ⑤溶于水生成酸的物质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⑥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

A.①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

解析:①正确,有H2、F2、Cl2、O2、N2及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

②不正确,如SiO2,CO、NO等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③不正确,都是主族元素正确,但H、B最外层电子数都小于4;④不正确,H2、C是常用的还原剂,S以弱氧化性为主;⑤不正确,Cl2、NO2溶于水后均能生成酸,但它们均不是酸性氧化物;⑥正确,如I2,金刚石,NH4NO3

答案:A

试题详情

6.(2010·模拟题)如图所示,将Cu(NO3)2·6H2O加热充分反应,关于A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A物质有挥发性

B.A物质是硝酸铜溶液

C.物质的质量分数约为58.3%

D.A物质的质量分数约为63.5%

解析:首先搞清楚发生的反应有①Cu(NO3)2·6H2OCu(NO3)2+6H2O;②2Cu(NO3)22CuO+4NO2↑+O2↑;③4NO2+O2+2H2O===4HNO3。显然A物质为硝酸溶液。假设起始有2 mol Cu(NO3)2·6H2O,所得硝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58.3%。显然AC正确。

答案:AC

试题详情

5.(2010·模拟题)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A.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K+、Mg2+、I、NO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C.含有大量HCO3的澄清透明溶液:K+、NH4+、Cl、Na+

D.pH=7的溶液:Fe3+、Mg2+、SO42、Cl

解析:因为Fe3+能将I氧化,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那么酸性条件下,NO3能将Fe2+氧化,B项不符合题意。pH=7的溶液中不会有大量的Fe3+存在,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试题详情

4.a mol FeS与b mol FeO投入到V L、c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3)3、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 )

A.(a+b)×63 g             B.(a+b)×189 g

C.(a+b) mol             D. mol

解析:生成的Fe(NO3)3肯定为(a+b )mol,即有3(a+b) mol未被还原;被还原的硝酸也可以根据电子转移进行计算确定为(a+8a+b)/3 mol,那么未被还原的也可以表示为 mol。

答案:B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