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调查某校学生中某基因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校学生中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
A.6%、8% B.92%、8%
C.78%、92% D.8%、92%(
解析:对于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的计算应注意男性只统计一个基因,而女性则统计两个基因。本题中若所有学生的基因总数为150个,XB基因数为42.32×2+7.36+46=138个,XB基因频率为138/150×100%=92%,Xb基因数为7.36+0.32×2+4=12个,Xb基因频率为12/150×100%=8%。
答案:B
10.(2010·重庆调研)某种群中EE、Ee、ee的基因型频率
如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
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最可能是 ( )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EE的个体繁殖成功率最低,Ee个体繁殖成功率也比较低,但ee的个体繁殖成功率高,因此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E的基因频率降低,而e的基因频率增加,所以经过选择之后,EE的个体数量最少,而ee的个体数量最多,Ee的个体数量处于两者之间。
答案:C
9.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 ( )
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
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
解析:“逐日去其不佳者”是人工选择并去掉不好的个体;“分数缸饲养”是指利用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属于地理隔离。
答案:B
8.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解析:根据自然选择学说,使用杀虫剂之前,害虫种群个体中就存在抗药性差异(变异),有的具有抗药性,有的无抗药性。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之后,杀虫剂选择了具有抗药性的害虫,使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所以杀虫效果下降。
答案:B
7.据研究,现代的长颈鹿是由古代的一种颈和前肢较短的古鹿进化而来的,对长颈鹿的进化过程解释正确的是 ( )
A.长颈鹿的长颈和长的前肢是由于长期伸长和使用的结果
B.由于食物缺乏,导致古鹿发生变异的结果
C.变异、选择、遗传、隔离的结果
D.变异、选择、遗传综合作用的结果
解析:长颈鹿和古鹿是不同的物种,其形成过程有三个基本环节:变异、选择、隔离。首先,古鹿原来就存在着变异,有的颈和前肢长,有的颈和前肢短,当食物缺乏时,颈和前肢长的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同时把长颈基因遗传给后代,经过若干代的选择,鹿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长颈基因的频率逐渐增大,达到一定程度,便产生生殖隔离,形成现代的长颈鹿。
答案:C
6.(2010·菏泽质检)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理解是 ( )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解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变异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答案:B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和进化
②生殖隔离只能通过地理隔离来实现
③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④不同物种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⑤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A.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⑥
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没有地理隔离也可能形成生殖隔离;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不同物种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隔离、可遗传的变异、自然选择是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答案:C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共同进化无关
解析:基因突变不受环境控制,环境只是对生物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选择,保留种群中有利的变异类型,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共同进化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有直接联系。
答案:D
3.(2010·太原模拟)有关物种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②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③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④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不同的种群不一定不属于一个物种,只要未形成生殖隔离,均应视作同一物种。并不是所有的物种形成都需要地理隔离。
答案:C
2.隔离在物种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解析: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使得基因交流中断,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但并不是所有的物种形成都需要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育种。
答案: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