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0436  440444  440450  440454  440460  440462  440466  440472  440474  440480  440486  440490  440492  440496  440502  440504  440510  440514  440516  440520  440522  440526  440528  440530  440531  440532  440534  440535  440536  440538  440540  440544  440546  440550  440552  440556  440562  440564  440570  440574  440576  440580  440586  440592  440594  440600  440604  440606  440612  440616  440622  440630  447090 

9.(09•海南历史17)表1  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构成表,表1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   )

地区
党员人数
学生
工人
农人
绥远
3200
8%
3%
80%
湖北
1877
63.1%
2.3%
8.9%
广东
15000
21.2%
20.1%
39.1%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答案  C

试题详情

8.(09•广东历史8)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                          (   )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

答案  A

试题详情

7.(09•上海历史20)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   )

  A.《新青年》             B.《少年中国》     C.《青年杂志》     D.《每周评论》

答案  C

试题详情

6.(09•四川文综16)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   )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答案  C

试题详情

5.(09•福建文综16)图6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   )

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                  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

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                  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答案  B

试题详情

4.(09•浙江文综19)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   )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答案  C

试题详情

2.(09•天津文综历史5)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答案  C

试题详情

1.(09••全国Ⅰ卷文综18)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   )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答案  B

试题详情

34.答案:

(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

(若概括答出“主权在民”也可得分。)

思想家:卢梭。

(2)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出“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亦可);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可知“君”由“民”选举产生;“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可以看出“民”同样可以废“君”;这实际上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主权在民”的思想;第(2)问“主权在民”的思想在辛亥革命中体现为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2009年高考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