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7年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这里气侯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增高,人们对这一事实做以下几点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这是定向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C.这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D.三叶草逐渐产生了适应新环境的变异
19.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使害虫数量减少到c点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18.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可以用来防治有害昆虫。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A.降低了害虫的出生率 B.破坏了害虫的年龄组成
C.破坏了害虫的性别比例 D.增加了害虫的死亡率
17.烟草叶片受某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此种蛾幼虫的天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烟草的此种特性能使其免于各种昆虫的敌害 B.此种蛾幼虫与烟草之间是竞争关系
C.此种蛾幼虫与天敌之间是捕食关系 D.自然选择会使控制烟草该性状的基因频率升高
16.在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光的生态效应的一项是
A.雁等候鸟的迁徙 B.美洲兔的夏毛为褐色,冬毛为白色
C.绿藻分布于水的表层 D.非洲塞伦盖底平原上大型有蹄类动物的迁徙
15.右图所示为日照长度与开花时间关系的曲线,据图可知
A.a是短日照植物,b是长日照植物
B.a是日中性植物,b是短日照植物
C.a是短日照植物,b是日中性植物
D.a是长日照植物,b是短日照植物
14.海洋植物和高山植物均有分层现象,而沙漠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
A.光照、温度、水 B.温度、光照、水 C.水、温度、光照 D.光照、水、盐度
1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根本作用是
A.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相识 B.使种群间的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
C.使不同种群各适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
D.种群间停止基因交流,各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
12.右图是某植物正在分裂的受精卵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含二个染色体组,该植物一定是二倍体
B.该细胞含四个染色体组,该植物一定是二倍体
C.该细胞含四个染色体组,该植物一定是四倍体
D.该植物的配子含一个染色体组,该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11.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A.多倍体育种获得的三倍体无籽西瓜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西红柿雌蕊,得到无子果实
D.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此而改变第二性征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