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2410  442418  442424  442428  442434  442436  442440  442446  442448  442454  442460  442464  442466  442470  442476  442478  442484  442488  442490  442494  442496  442500  442502  442504  442505  442506  442508  442509  442510  442512  442514  442518  442520  442524  442526  442530  442536  442538  442544  442548  442550  442554  442560  442566  442568  442574  442578  442580  442586  442590  442596  442604  447090 

(1) 学生齐声朗读第四段。

(2) 每组进行讨论,指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找两组回答

(3) 找学生翻译本段内容。

(4)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后作答。

 问题:请找出本段中,作者直接表现陈请目的的语句。

     提示:“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问题:在前三段的情感充分表达之后,作者在第四段提出陈请目的之前还进行了许多铺垫,是否多余,为什么?

    提示:用自己的年龄与祖母年龄的对比,表达“尽节日长,尽孝日短”,提出一个“两全之策”,暗示自己一定会在尽孝后再尽忠。进一步让皇帝消除疑虑,达到陈请的目的。

试题详情

(1) 学生齐声朗读第三段。

(2) 每组进行讨论,指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找两组回答

(3) 找学生翻译本段内容。

(4)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后作答。

    问题:本段第一句话在全段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提出一个终养祖母的“理论依据”,使之既合情合理又合法。

    问题:作者接着提起自己在前朝为官的经历,是否是闲笔?结合《陈情表》一文第一读者的特殊身份,深入探讨。

    提示: 从历史背景上看,双方关系微妙。作者是前朝官员,陈情的对象是今朝的君主,为打消对方的疑虑,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人生目标就必须表明,此处一笔,不着痕迹,但却正是问题关键所在。

试题详情

(1) 学生齐声朗读第二段。

(2) 每组进行讨论,指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找两组回答

(3) 找学生翻译本段内容。

(4)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后作答。

问题:本段有一句关键语句,“泄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来找到它。

    提示:讨论得出:“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问题:结合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讨论分析,“进”难在哪里,“退”,难在何处。

    提示: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情。

试题详情

(1)    学生齐声朗读第一段。

(2)    每组进行讨论,指出本段中的重点字词,找两组回答

(3)  找学生翻译本段内容。

(4)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后作答。

     问题:本段作者是怎样形容自己的处境的?共同的特点是?(用文章语句概括回答)

    提示:孤弱、孤苦伶仃,可以概括为“孤”字。

    问题:作者陈述自己的幼年丧父失母的“孤苦”,为了表现祖母养育大恩深似海;那么,作者在本段后半部分提到自己无伯叔兄弟的“孤苦”,有无其它原因呢?

     提示:为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因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母暮年无人能为作者分担赡养的任务,自己必须独力承担尽孝的责任。

试题详情

2、根据对全文的理解,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过程:

试题详情

1、根据注释,试翻译全文。

试题详情

2、把握文章脉络并概括段落大意。

提示:

第一段:陈述家庭的不幸和祖孙相依为命的情形。

第二段:写自己忠与孝的两难处境。

第三段:为打消武帝的疑虑,重申自己的人生态度及特别处境。

第四段:明确提出陈情的目的,先尽孝后尽忠。

试题详情

1、  学生朗读全文,注意划线字的读音。

臣以险  凶   门衰薄  茕茕孑立  床   以微贱  非臣首 

责臣慢  犹蒙育   过蒙拔 宠命优

试题详情

  体裁: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

  “陈”是陈述的意思,情:(1)情况(事实);(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

试题详情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