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7.(3分)为防止地震灾区的病菌传播,防疫人员使用“漂白粉”来杀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请计算:
(1)次氯酸钙中钙、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
(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只列计算式)
(3)若灾区饮用水每50 kg至少需要漂白粉250 g,则消毒一桶水(约20 kg)至少需加漂白粉多少克?
二.(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26.(8分)有一种气体,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证明该气体的组成,进行了下面三组实验: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
①将该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
未见出现浑浊现象 |
||
②将该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倒转后,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
杯壁上有水珠出现;发现烧杯内的石灰水变浑浊 |
||
③若为进一步确定气体的组成,设计了两种方案。将1.48g该气体完全燃烧,依次通过右图所示的装置(每步均完全吸收),称量装置前后变化的质量 |
方 案 A |
|
浓硫酸增重4.68g; 氢氧化钠溶液增重3.52g |
方 案 B |
|
氢氧化钠溶液增重8.01g;浓硫酸增重0.30g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气体组成中一定无________气体。该气体组成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元素。
(3)写出NaOH溶液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实验③正确的方案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③的实验数据确定该气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
25.(11)实验室常用下图A或B装置制取气体,回答相关问题:
A B
(1)图中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2)小郭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择_____装置(填字母),实验中还常用到二氧化锰,该药品在反应中起_______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装置A中试管口应放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时,当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4)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利用装置B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硫时,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____→ ___ → d ,同时在瓶④中装的药品是_____(A.浓硫酸 B.浓氢氧化钠溶液 C.浓盐酸),以便将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大气污染。利用该连接方式,还可以制取干燥的_________气体,在瓶③中放___________。
24.(6分)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H是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_;F___________。
(2)若有气体X生成,则I为_________。
(3)若没有气体X生成,则I为:_______;G与F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4分)要从BaCl2和NaOH混合固体中获得纯净的BaCl2,设计方案如下:
(1)方案一:将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过滤、蒸干。经分析该方案不合理,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将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再加入适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干。该方案也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理的方案是:将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先用适量试剂①把BaCl2转化为含钡不溶物,过滤;再用足量试剂②将不溶物转化为BaCl2溶液,蒸干,便可以得到较纯净的BaCl2。所用试剂①和试剂②依次是_________溶液和__________溶液。
22.(4分)下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
营养成分 |
蛋白质(g) |
糖类 (g) |
脂肪 (g) |
钙 (mg) |
铁 (mg) |
钠 (mg) |
锌 (mg) |
维生素C (mg) |
每100g含 |
7.4 |
7.8 |
7.9 |
206 |
19.2 |
37.8 |
10.1 |
18 |
(1)上表出现了六大类营养素中的_____类。
(2)燕麦片的营养成分中能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3)上表出现了____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4)青少年缺钙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分)从铁、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中选择适当物质,分别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分)学习了溶液的概念后,针对“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哪些?”老师
和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下表列出了从探究实验中获取的部分数据, 请回答下
列问题:
(1)根据这些表中的数据,在右边的坐标图中绘制A、
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注明A、B)。
(2)该实验主要探究了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A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
数大于B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该温度范
围是___________。
(3)将在20 ℃时等量的A、B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10 ℃,则析出晶体的质量A_______B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在2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40 gA物质充分溶解后,形成的A物质溶液质量是____ g。
19.(3分)为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张丽同学利用铁丝、锌片、铜丝、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一:将锌片与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无明显变化;
实验二: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沉积;
实验三: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一段时间后逐渐变为银白色。
(1)由实验可得出的金属活动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确定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7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
ⅠA |
|
0 |
|||||
1 |
1H 1.008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2He 4.003 |
2 |
3Li 6.941 |
4Be 9.012 |
5B 10.81 |
6C 12.01 |
7N 14.01 |
8O 16.00 |
9F 19.00 |
10Ne 20.18 |
3 |
11Na 22.99 |
12Mg 24.31 |
13Al 26.98 |
14Si 28.09 |
15P 30.97 |
16S 32.06 |
17Cl 35.45 |
18Ar 39.95 |
(1)查出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写出14号元素的元素名称: 。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8号元素的原子半径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号元素的原子半径。
(3)下列粒子中和Na+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总数均相等的是_______。
A.Mg2+ B.OH- C.H3O+ D.H2O
(4)当X值不同时,右图所示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不同的粒子。
选择下列符号中符合该示意图表示的原子____(填写序号,下同)、
阳离子______。
① H+ ② Mg2+ ③ Ne ④ Ar ⑤ Cl- ⑥ O2-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