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在浓度均为3 mol·L-1的盐酸和硫酸各100 mL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完毕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3∶4,则加入铁粉的质量为
A.5.6 g B.8.4 g
C.11.2 g D.1.8 g
4.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和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现加入适量铁粉,使溶液中三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变化为1∶2∶4,则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 B.1∶2
C.1∶3 D.1∶4
3.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混合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Cu2+ B.Fe3+
C.Fe2+ D.H+
2.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NH4SCN溶液
A.①③ B.③②
C.③① D.①②③
1.(2002年全国高考题)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加热沉淀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得到红棕色的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为
A.Fe(OH)3;Fe2O3 B.Fe(OH)2;FeO
C.Fe(OH)2、Fe(OH)3;Fe3O4 D.Fe2O3;Fe(OH)3
16.(10分)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 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 kJ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又已知H2O(l)=== H2O(g);ΔH=+44 kJ/mol,由16 g液态肼与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是 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
(4)火箭的密封仪器舱内有一水银气压计,起飞前仪器舱内气温为17℃,气压计中水银柱高度为76 cmHg。当火箭以大小为g 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发射时,气压计水银柱高度为45.6 cm,问此时仪器舱内温度为多少?
15.(8分)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在1971年7月刊登的“地球的能量资源”一文中提供了如下数据: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几条主要去路
直接反射 |
52,000×10
9千焦/秒 |
以热能方式离开地球 |
81,000×109千焦/秒 |
水循环 |
40,000×109千焦/秒 |
大气流动 |
370×109千焦/秒 |
光合作用 |
40×109千焦/秒 |
请选用以上数据计算:
(1)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约为 。
(2)通过光合作用,每年有 千焦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每年按365天计)。
(3)每年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为我们生存的环境除去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试根据能量关系列出A的计算式。
列式中缺少的数据用符号表示。
A= (千克)。
所缺数据的化学含义为 。
14.(8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请回答以下有关能源的问题:
(1)人类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如按石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划分,各时代主要的动力来源分别是 、 、 、 。
(2)人类所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能。捕获太阳能的生物主要为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是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则来自于参加反应的哪种物质?
(3)煤、石油、天然气、水能及生物能等是多年来大规模使用的能源,被称为 能源。而核能、地热、海洋能、沼气以及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太阳能、风能等都被称为
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以热的形式供给人们需要的能量。试以它们各自的主要成分C、CnH2n+2和CH4为代表,写出它们燃烧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它们质量相同时,哪一种燃料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产生温室效应)最小。
13.(12分)燃料燃烧不完全不但产生的热量 ,而且还能产生大量的 等有害气体;为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使之燃烧充分,工业上常需要将固体燃料 ,或将液体燃料以 ,以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提高燃烧效率。
12.(6分)煤火炉燃烧时,在向炉火上喷洒少量水时,可见炉火上方出现一股淡蓝色火焰,这是因为 ,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如果烧去同量的煤,喷洒过水和没有喷洒过水的煤火放出的总热量 同(填“相”或“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