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612  620  626  630  636  638  642  648  650  656  662  666  668  672  678  680  686  690  692  696  698  702  704  706  707  708  710  711  712  714  716  720  722  726  728  732  738  740  746  750  752  756  762  768  770  776  780  782  788  792  798  806  447348 

20.(1)N2 + 3 H2      2 NH3 (2)⑤④①②③

(3)H2O + CO2 = H2CO3   2 CO+2 NO    N2 +2 CO2   

解析:(1)反应物是N2 和H2,生成物是NH3,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2)由于该反应是N2 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故首先3个氢分子和一个氮分子在催化剂表面排成一列,然后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生成物的分子从催化剂表面离开,反应结束,即⑤→④→①→②→③。(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溶液成酸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O和N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的生成物应该是CO2和N2

试题详情

20. (2008·南通)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将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  分别表示N2、H2、NH3。观察下图,写出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下面五张图按反应过程顺序用序号排列)。

(3)表面化学对于化学工业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过程。

在潮湿的空气里,铁表面吸附了一层薄薄的水膜,同时由于空气O2的溶解,水膜呈中性。若空气中CO2溶解,水膜呈酸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空气组成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9. 相等(或不相等) 小华  小明在操作过程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锥形瓶,所以剩余的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的总质量减少了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该科学结论对于定量认识化学反应,合理进行化工生产有重要作用  CO2

解析:假设可从两方面考虑,既可以是相等也可以是不相等。小明选择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有CO2气体产生,而锥形瓶口没有加塞子,所以称得反应后的质量与反应前的质量相比,质量减少了。小华选择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了Cu(OH)2沉淀,但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故小华的结论是对的。

试题详情

19.小明和小华“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

[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A           B

[实验结论]小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          

[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查阅资料]小明和小华通过查阅材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缜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结论。

[交流表达]请简要谈一下,你认为这条科学结论有什么重大意义?(不超过30字)          

                 

[结论应用]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中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 == 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是    

试题详情

18.(1)有  26   (2)着火点低;放出氧气

试题详情

18.(2008·杭州)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年轻的藏族女火炬手次仁旺姆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将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高高举起。一团以“梦想”命名的火焰。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把人类的梦想变成现实。火炬要在-40℃低温、空气稀薄、大风环境下顺利燃烧,在不改变外观的条件下科技人员对火炬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其中之一是将火炬平常使用的丙烷气体燃料改制为特殊配方的固体燃料。请回答:

(1)丙烷(C3H8)属于 机物,已知一个碳原子中有6个电子,则一个丙烷分子中共有  个电子。

(2)从燃烧的条件考虑,你认为这种特殊配方的固体燃料要能在珠峰顶上顺利燃烧,应具有的性质是 ,配方中除可燃物外还应有在受热条件下能 的物质。

试题详情

17. (1)二氧化硫(SO2) (2)2KClO3  2KCl + 3O2

试题详情

17.(2008·义乌)火柴曾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取火的重要工具,火柴盒外侧一般涂有红磷和玻璃粉,火柴头上的火药是由氯酸钾、二氧化锰和三硫化二锑(Sb2S3)组成的。划火柴时,用火柴头蹭一下盒的外侧,因摩擦生热而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可引燃三硫化二锑,从而使氯酸钾受热放出氧气,使火柴梗燃烧得更旺。

(1)在火柴点燃的过程中,能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气体应该是  

(2)火柴点燃过程中有多个化学反应,请写出其中一个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详情

16.(⑴用带火星的木条放置瓶口,如果复燃的,说明已收集满  ⑵验证二氧化碳是否已全部吸收完  ⑶C与D

解析:对于(1),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复燃,证明已满;对于(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氢氧化钠溶液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可验证二氧化碳是否吸收完全;干燥装置应在C与D之间。

试题详情

16.(2008·温州)小明在科学课上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想用其他方法制取氧气。他请教老师后,决定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该反应原理为: 

2Na­2O2+2CO2=2Na2CO3+O2

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检验氧气已收集满?          

(2)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3)为了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应将气体干燥装置接在图中哪两个装置之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