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062  8070  8076  8080  8086  8088  8092  8098  8100  8106  8112  8116  8118  8122  8128  8130  8136  8140  8142  8146  8148  8152  8154  8156  8157  8158  8160  8161  8162  8164  8166  8170  8172  8176  8178  8182  8188  8190  8196  8200  8202  8206  8212  8218  8220  8226  8230  8232  8238  8242  8248  8256  447348 

5.下列物质和苯甲醇互为同系物的是( )

              

解析:A、B、D均属于酚类,所以不可能和苯甲醇互为同系物。

答案:C

试题详情

4.(2009·三亚月考)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①CH3CH2OH ②       ③CH3CH2Br 

 

 

 

 (1)芳香烃:____________;(2)卤代烃:____________;

(3)醇:____________;(4)酚:____________;

(5)醛:____________;(6)酮:____________;

(7)羧酸:____________;(8)酯:____________。

解析:(1)从结构分析,芳香烃必须含有苯环;从元素组成看,芳香烃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上述有机化合物只有⑨。

(2)从元素组成来看,卤代烃含有碳、氢、卤素(F、Cl、Br、I)等元素,但不含其他元素。符合该条件的上述有机化合物有③⑥。

(3)(4)中醇、酚都含有羟基,而且元素组成为碳、氢、氧。醇中羟基连接在非苯环碳原子上,如上述有机化合物①;而酚中羟基是直接连接在苯环碳原子上,如上述有机化合物⑤。

(5)(6)中醛、酮都含有羰基,但醛中的羰基(也叫醛基)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而酮中羰基(也叫酮基)碳原子上连接的是两个碳原子。因此上述有机化合物⑦为醛,②为酮。

(7)羧酸含有羧基,元素组成只有碳、氢、氧,⑧⑩就是羧酸。

(8)酯含有酯基,元素组成只有碳、氢、氧,上述有机化合物④就是一种酯。

答案:(1)⑨ (2)③⑥ (3)① (4)⑤ (5)⑦ (6)② (7)⑧⑩ (8)④

考点2  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及应用

试题详情

3.(2008·广东卷改编)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来看,下列反应中的X属于( )

 

A.醇    B.烷烃    C.烯烃     D.酯

解析:该反应为两种单体的加聚反应,由生成物的结构简式可推知反应物X的结构简式为

 

,所以X属于酯类化合物。

答案:D

试题详情

2.(2009·衡阳八中月考)下列关于羟基和氢氧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羟基比氢氧根少一个电子

B.两者的组成元素相同

C.羟基不带电,氢氧根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D.羟基比氢氧根稳定

解析:OH的电子式为       ,-OH的电子式为·   ·H,故A、B、C均正确;

由于-OH中的氧原子不是8电子稳定结构,而OH中的氧原子是8电子稳定结构,故

羟基不如氢氧根稳定,D不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1.一些治感冒的药物含有PPA成分,PPA对感冒有比较好的对症疗效,但也有较大的副作用,我国早已禁止使用含有PPA成分的感冒药。PPA是盐酸苯丙醇胺(pheng propanlamine的缩写),从其名称看,其有机成分的分子结构中肯定不含下列中的( )

A.-OH     B.-COOH     C.-C6H5E     D.-NH2

解析:由名称可知不可能含有-COOH。

答案:B

试题详情

13.茶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品。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定性检验茶叶中含有Ca、Al、Fe三种元素。

查阅部分资料:草酸铵[(NH4)2C2O4]属于弱电解质。草酸钙(CaC2O4)难溶于水。Ca2+、Al3+、Fe3+完全沉淀的pH为Ca(OH)2;pH≥13;Al(OH)3:pH≥5.5;Fe(OH)3:pH≥4.1。

 

试根据上述过程及信息填空:

(1)步骤②加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检验Ca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沉淀C所含主要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⑧用A试剂生成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测步骤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实验流程知第②步用盐酸把Fe3+、Al3+、Ca2+从固体物质中浸出。第③步得到含有Ca2+、Al3+、Fe3+的溶液。

第④步控制pH为6-7时,Fe(OH)3、Al(OH)3完全沉淀。第⑥步生成CaC2O4沉淀。第⑧步是利用SCN检验Fe3+的存在。溶液2控制pH为4-5时,Fe(OH)3完全沉淀,铝元素以Al3+形式存在。

答案:(1)使Ca2+、Al3+、Fe3+溶解在盐酸中

(2)Ca2++(NH4)2C2O4===CaC2O4↓+2NH4+

(3)Fe(OH)3、Al(OH)3

(4)Fe3++3SCN===Fe(SCN)3

(5)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 检验Al3+的存在

试题详情

12.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时可产生下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

阳离子
Na+、Ba2+、NH4+
阴离子
CH3COO、Cl、OH、SO42

已知: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A、B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②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生成白色沉淀,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

(1)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解析:由A、C两溶液的pH>7,结合离子共存可推知,A、C为Ba(OH)2、CH3COONa中的一种,又由A、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知A、B水解程度相近,即水解形成的弱酸或弱碱的电离程度相近,进而推知A、B为CH3COONa、NH4Cl中的一种,再结合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产生白色沉淀、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推出A为CH3COONa,B为NH4Cl,C为Ba(OH)2,D为Na2SO4。当B、C混合时,发生反应NH4++OH===NH3↑+H2O,故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Cl与Ba(OH)2混合时,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OH)>c(Ba2+)=c(Cl)>c(NH4+)>c(H+)。

答案:(1)CH3COONa NH4Cl Ba(OH)2 Na2SO4

(2)c(OH)>c(Ba2+)=c(Cl)>c(NH4+)>c(H+)

试题详情

11.有一无色气体(可能由O2、N2、CO2、HCl、NH3、H2、NO、N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如图所示,通过洗气瓶,发现气体减少一部分体积,通过干燥管后气体呈红棕色,再将该气体适量地通入盛满水倒立于水槽的试管内,发现倒立试管里水位下降后又缓慢上升,最后试管内仍为一满试管液体。由此判断:

(1)干燥管内固体是________(化学式)。

(2)原气体中一定有________。

(3)原气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

(4)从浓硫酸洗气瓶出来的气体为________,其体积比为________。

解析:因为该气体无色,故原气体中一定没有NO2,通过浓硫酸洗气瓶,发现气体减少一部分体积,说明有能溶于硫酸的气体即NH3,则原气体中一定没有HCl;通过干燥管后气体呈红棕色,说明原气体中有NO,则原气体中一定没有O2,而通过干燥管时又有O2生成把NO氧化为NO2,故干燥管内固体应是Na2O2,则原气体中还一定有CO2。再将该气体适量地通入盛满水倒立于水槽的试管内,发现倒立试管里水位下降后又缓慢上升,最后试管内仍为一满试管液体。说明气体都全部溶于水了,则原气体中一定也没有H2和N2。由2Na2O2+2CO2===2Na2CO3+O2及4NO+3O2+2H2O===4HNO3,可知6CO2-3O2-4NO,故CO2与NO体积比为3∶2。

答案:(1)Na2O2 (2)NH3、CO2、NO (3)O2、HCl、NO2、H2、N2 (4)CO2与NO 体积比为3∶2

试题详情

10.(2008·宿迁调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实验室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图。某同学根据中学化学知识,对该试剂可能是什么物质的溶液进行了如下猜想和验证,选择你认为错误(包括猜想物质的化学式、检验需要的试剂、操作、现象及结论)的选项( )

选项
猜想物质
的化学式
检验需要
的试剂
操作、现象及结论
A
Na2SO4
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是Na2SO4溶液
B
Na2CO3
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一定是Na2CO3溶液
C
Na2SO3
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品红溶液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如果产生的无色气体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还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原溶液是Na2SO3溶液
D
Na2SiO3
过量稀盐酸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盐酸过量时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是Na2SiO3溶液

解析:B项的猜想和结论不相符,SO2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B

试题详情

9.(2010·咸阳模拟)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解析:此题的主要目的是:既除去原混合溶液中的Ba2+,但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如Na+或SO42)。解题思路如下:

答案: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