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8.在pH=0或pH=14的水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答案:8.B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存在,
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存在
7.要使含的溶液中各离子逐一形成沉淀析出,下列所选择的试剂和加入试剂的顺序均正确的是 ( )
答案:7.B A加H2SO4可使Ba2+ 、Ag++++++++++同时沉淀,C加Na2s同时沉淀,D加Cu2+、Ag+都沉淀
6.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任何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
答案:6.CD C中互相反应有沉淀、气体等不同现象,D中利用FeCl3物理性质(颜色)和有关反应即可鉴别
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①碳酸氢钙溶液中加盐酸:
②把金属铁放人稀硫酸中:
③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④氯气通入水中:
⑤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⑥碘化钾与适量溴水反应:
⑦铜片与稀硝酸反应:
⑧将金属钠加入水中:
⑨次氯酸钙溶液中通人过量
⑩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答案: 5.综合分析知:①正确
②不符合反应实际
③电荷不守恒
④HClO分子不可拆为离子 ⑤⑥正确 ⑦⑧电荷不守恒 ⑨中过量CO2能将生成的CaCO3溶解⑩少量SO2时不可能生成,只能生成
.
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 )
答案: 4.D B、C本身不能大量共存,A加入氨水Al3+生成Al(OH)3沉淀,故选D
3.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
答案: 3.A 本题以离子反应为题材,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A组,由于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不能共存;其他三组均是因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挥发性物质而不能共存
2.某无色透明的溶液,在pH=o和pH=14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
答案: 2.C
1.下列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粒子是 ( )
答案:1:C 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状态的粒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4.掌握常见因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的离子和发生反应的条件。如Fe3+ 与I-,NO在酸性条件下与Fe2+ 、I-=、S2-
、SO
,在酸性条件下S2-和SO
及活泼金属与
等。
潜能开发
[例子]下列四个离子方程式
⇌
⇌
⇌
其中 是水解离子方程式, 是离子反应方程式, 是电离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是错误的。
思路分析
此类填空题在解题思路上有两种途径:一是按填空问题的顺序,逐一从四个方程中选择;二是从四个方程中逐一按填空要求,确定所属答案。很显然后一种方法省时省力,快捷准确,而前一种方法,每一空都要分析多个方程。
A方程:依据生成物和“⇌”可知是碳酸氢根的二次电离,故属电离方程式。
B方程:是与强碱(OH-)的反应,是个离子反应,用“=”连接,故B是错误的。
C方程:依据反应物及生成物H2CO3,用“⇌”连接,H2CO3也不分解为CO2和H2O,知是水解离子方程式。
D方程:依据反应物、生成物和“=”“”的使用,就可判定是离子反应方程式。
[答案]C;D;A;B [例2]在强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思路分析
A中的离子是弱酸根离子,它不能存在于强酸溶液中。
B牛的均是弱酸和中强酸根离子,故不能在强酸溶液中存在,且在酸性溶液中,这两种离子还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中Fe2+在强酸性溶液中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2+被氧化成Fe3+ ,故不能共存。
D中的离子均可在强酸溶液中存在,且离子间无反应,故可大量共存。
[答案]D
思路诊断
该题是检查对常见三类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书写规则是否清晰明了。应对方程中的“=”“⇌”“”“
”等符号的使用要规范、准确。
完成此类离子方程式型的习题有一个简单思路就是“复原”,即把离子复原为具体物质的化学式,看做
看做
看做H+,就很容易知道它们是属于哪一类的离子反应了。
思维分析
在同一溶液,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水解呈酸性的离子,可存在于酸性溶液,水解呈碱性的离子,可存在于碱性溶液;弱酸和中强酸的酸式根,在强酸强碱溶液中都不能共存;离子间反应生成气体、难溶物、弱电解质时不能共存;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不能共存;阴、阳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的不能共存。
知能达标训练
2.把电离方程式、水解离子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从意义、表达方式、书写要求等相互比较,掌握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避免在认识、书写、运用时发生混淆。
3;酸、碱、盐的溶解性和相对强弱,特别是盐类的溶解性的掌握准确程度,对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影响很大,建议熟记下列口诀:钾钠铵(指钾盐、钠盐、铵盐)和硝酸盐,放入水中皆不见(上叙四类盐都可溶并电离),氯化物除亚汞银(指Hg2Cl2、AgCl难溶解,其余可溶),硫酸盐去钡和铅(指BaSO4、PbSO4难溶解,其余可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