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233  8241  8247  8251  8257  8259  8263  8269  8271  8277  8283  8287  8289  8293  8299  8301  8307  8311  8313  8317  8319  8323  8325  8327  8328  8329  8331  8332  8333  8335  8337  8341  8343  8347  8349  8353  8359  8361  8367  8371  8373  8377  8383  8389  8391  8397  8401  8403  8409  8413  8419  8427  447348 

21.(8分)已知A、B、C、D、E、F、G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C的氢化物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和D可以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E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B的2倍少1,D与F同主族,G的原子半径是本周期元素中最小的.则:

(1)运送飞船的火箭燃料有一种液态化合物是由A、C元素组成的,已知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若该化合物与A2D2恰好完全反应,能产生两种无毒又不污染环境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原子间也可形成链状结构,假设C原子间只以单键形式连接,并与A形成系列化合物,则该系列化合物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和D以质量比为3∶8组成的化合物与E的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单质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知:A为H、B为C、C为N、D为O、E为Na、F为S、G为Cl.

(1)N与H形成的化合物中H原子数为=4,则N原子数为=2,即分子式N2H4,N2H4与H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2和H2O,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得N2H4+2H2O2===N2↑+4H2O.

(2)据N原子成键特点知该系列化合物为NHHNH……NHH,因此得出通式为NnHn+2.

(3)C与O形成质量比为3∶8的化合物中,C原子数与O原子数之比为=1∶2,即分子式为CO2,与Mg能发生反应2Mg+CO22MgO+C.

(4)Cl2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答案:(1)N2H4+2H2O2===N2↑+4H2O (2)NnHn+2

(3)2Mg+CO22MgO+C

(4)Cl2+2OH===H2O+Cl+ClO

试题详情

20.(10分)已知元素的某种性质“x”和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等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下面给出13种元素的x的数值: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x的数值
1.5
2.0
1.5
2.5
2.8
4.0
1.0
元素
Mg
Na
O
P
S
Si
 
x的数值
1.2
0.9
3.5
2.1
2.5
1.7
 

试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x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

(2)根据上表给出的数据,简述主族元素的x的数值大小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第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外)的x的数值大小与原子半径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预测Br与I元素的x数值的大小关系:Br________I(填“>”、“=”或“<”).

(5)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S-N键,你认为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________原子(填元素符号).

解析:“x”的变化规律:同周期,自左―→右,x逐渐增大,如

Na
Mg
Al
Si
P
S
Cl
0.9
1.2
1.5
1.7
2.1
2.5
2.8

,因此,x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下,x逐渐减小,如

Li
1.0
Na
0.9

F
4.0
Cl
2.8

,因此,x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或x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根据得出的规律知Br的x值应比Cl元素的x值(2.8)略小,因此AlBr3中两元素的x差值小于2.8-1.5=1.3<1.7,故AlBr3中化学键为共价键.据同主族,自上→下,x值逐渐减小,知x(Br)>x(I),据同周期,自左→右,x值逐渐增大,知x(S)=2.5=x(C)<x(N)<x(O)=3.5,因此知S元素的非金属性小于N元素的非金属性,故在S-N键中,共用电子对偏向N原子.

答案:(1)共价键

(2)元素x的数值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或元素x的数值越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3)原子半径越小,x的数值越大

(4)> (5)N

试题详情

19.(8分)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B、E同主族,且满足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0;A与C、D与C之间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和1∶1的两种化合物.试解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A2C2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和________.

(2)C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由B、C、D组成的化合物为反应物之一制取由A、C、D组成的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单质与A、C、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据题意知:B为C,E为Si;A为H,C为O,D为Na,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H2O和H2O2,Na2O和Na2O2.

(1)在H2O2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Na与O可形成Na2O和Na2O2,电子式分别为:

Na+[····]2Na+,Na+[········]2Na+

(3)由Na2CO3来制取NaOH,可据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实现.

(4)Si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i+2OH+H2O===SiO+2H2

答案:(1)极性键 非极性键

(2)Na+[····]2Na+ Na+[········]2Na+

(3)Na2CO3+Ca(OH)2===CaCO3↓+2NaOH

(4)Si+2OH+H2O===SiO+2H2

试题详情

18.(8分)A、B、X、Y和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与Y同主族,X与Z同主族,A与B和X均可形成10个电子化合物;B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常见化合物Y2X2与水反应生成X的单质,其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请回答下列问题.

(1)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化合物BA4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化合物Y2X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氢键

(3)化合物A2X和A2Z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与X和A与Z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此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温常压下,由A、B、X可组成液态物质甲.现有2.3 g甲与足量的X的单质充分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的BX2气体和2.7 g的A2X液体,同时放出68.35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Y2X2与水生成X单质,其溶液可使酚酞变红,则Y为Na,X为O,又X与Z同主族,则Z为S,A、B、X、Y、Z原子序数递增,B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则B为C,又A与B和X可形成10电子化合物,则A为H.

(1)BA4为CH4.

(2)Y2X2为Na2O2,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

(3)H2S和H2O,沸点H2O高.

(4)H2O2与H2S反应生成H2O和S.

(5)甲与O2燃烧生成CO2 0.1 mol,H2O 0.15 mol,故甲为CH3CH2OH.

答案:(1) ??????  HC,\s\up6(····H

(2)AC (3)H2O H2O中存在氢键

(4)H2O2+H2S===2H2O+S↓

(5)CH3CH2OH(l)+3O2(g)===2CO2(g)+3H2O(l)

ΔH=-1367 kJ/mol

试题详情

17.(9分)用A+、B、C2、D、E、F、G和H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的八种粒子(离子或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C元素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3)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粒子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

(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6)H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

解析:(1)因A+、B、C2都含有18个电子,故A为钾(K),B为氯(Cl),C为硫(S).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则其分子式应为HCl.

(3)因为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粒子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应是氟(F2).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应为H2S,电子式为H····H.

(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为PH3或H2O2.

(6)H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为C2H6.

答案:(1)K Cl S (2)HCl (3)F2

(4)H2S H····H (5)H2O2(答PH3同样给分)

(6)C2H6

试题详情

16.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mXa+nYb,得m+anb

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解析:A项,X原子失去a个电子得Xa+,Y原子得到b个电子形成Yb,二者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man+b;B项,X与Y位于同一周期,且X位于Y的左边,Y的非金属性大于X,故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D项,HnY的稳定性大于HmX.

答案:B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试题详情

15.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Ⅰ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

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X可能为H,也可能为碱金属Li、Na,Y显-2价,可能为O或S.A项的反例是H2O,B项的反例是Na2O,C项的反例是H2O2、Na2O2.

答案:D

试题详情

14.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C、D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A、C、D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两种是强碱、一种是强酸或两种是强酸、一种是强碱

B.A、C、D三种元素有两种是金属、一种是非金属

C.D元素在第三周期第ⅥA族

D.A、B、C三种元素的单质熔沸点依次降低

解析:据“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两两反应”,结合“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知C为Al,A为Na,再根据“A、C、D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推知D为Cl,由原子序数的关系知B为Mg.NaOH为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HClO4为强酸,A错误;Na、Mg是金属,Cl是非金属,B正确;Cl元素在第三周期第ⅦA族,C错误;Na、Mg、Al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熔沸点依次升高.

答案:B

试题详情

13.(2009·济南高三统考)若两物质恰好完全发生化学反应,下列各项中,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

①电子总数 ②原子总数 ③分子总数 ④物质的种类 ⑤物质的总质量

A.只有④⑤                B.只有②⑤

C.只有①②③⑤            D.只有①②⑤

解析: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②正确;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即遵循质量守恒定律,⑤正确;不论在反应中有无电子的转移,电子的总数都不会改变,①正确;化学反应的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故④错误.很多反应如2H2+O2===2H2O,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故③错误.

答案:D

试题详情

12.(2009·江苏启东、如东联考)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的一种核素的原子核为质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

A.A、B两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

B.D、E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碱

C.C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大于F的气态氢化物

D.C、F两种元素可能形成原子晶体型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由题知A为氢元素,B为碳元素,D、E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则为1、3或2、2,由于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为1、3,D为钠、E为铝,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F最外层电子数之和,若C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F为4,此时,C为氮元素,F为硅元素,若C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C为氧元素,F为磷元素,若C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C为氟元素,F为硫元素.若C为氖,则无气态氢化物,C不正确.若C为氮,F为硅时,则可形成Si3N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A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