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原子、分子、离子分类
2.复习溶液这部分内容时应紧扣教材,注意胶体、溶液和浊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关于溶解度的复习要重视对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相关题目进行研究,注意其命题意图和试题的难易程度。
知识网络
1.复习中应充分了解概念的内涵、适用条件、应用范围和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对“同类”概念抓“异点”,对“对立”概念抓“同点”。
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方法指导]
4、分析学情把握现状,做好针对性措施
我们要结合一轮复习的学生状况,在二轮复习采取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最好能做到对学生易错点和热点逐一筛选,没过关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单独强化训练,一次过滤一部分,直到有能力掌握的学生全部过关。
3、落实反思总结和严格纠错,提高复习效率
高考要想得高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要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加工,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和处理,使自己对重点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这样有利于培养整体驾驭知识的能力,更便于重点、热点的强化和难点的突破,取得更大的复习效益。
2、结合学生情况划分好小专题
经过一轮复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比较全面,而且二轮复习时间有限,不能像一轮复习那样强调到边到角。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基础,强调二轮复习“强化主干、突出重点、关注热点、专攻薄弱”。结合考纲和学生实际情况,我们计划分三课时六小块复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阿伏伽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反应热等。
1、认真研究教材和大纲
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而课本、《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纲》已明确的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认真研究“两纲”就会把握高考的“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特别是在新教材使用后考试内容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两纲把握更显重要。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两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
尽管经过一轮复习,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但是学生在基本概念这一块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或者概念混淆,比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以及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许多学生就混淆了。
②化学用语不规范,不按要求答题,比如要求写结构式写成分子式,要求写名称写成化学式。
③不会书写重要的物质的电子式结构式,方程式书写不完整不注意条件或没配平。
④原电池电解池概念理解不透,尤其对于新型原电池或电解池,不能判正负极以及电极反应式不会书写。
⑤对开放性的问题不能很好适应,遇主观题不能用规范的化学语言表达出来。
2、创新拓展,注重新的热点。纵观近年来的高考,基本概念部分的考点多,重现率高。但是并不是简单和连续的重复,而是渐变和创新贯穿其中。要求学生牢牢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拓展性和研究性进行考查。新课标的教学思想旨在创新和拓展,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能力,答案具有开放性。2010年的高考就体现这种模式,作为传统的高考的最后一年,向新课标模式靠拢,做到考改和课改相结合是必然的。创新和拓展在本届高考中肯定体现出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