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8187  8195  8201  8205  8211  8213  8217  8223  8225  8231  8237  8241  8243  8247  8253  8255  8261  8265  8267  8271  8273  8277  8279  8281  8282  8283  8285  8286  8287  8289  8291  8295  8297  8301  8303  8307  8313  8315  8321  8325  8327  8331  8337  8343  8345  8351  8355  8357  8363  8367  8373  8381  447348 

9、(2011延庆11.)关于图中各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B.装置②可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的气体中含有乙烯

C.装置③的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相同

D.装置④能验证AgCl沉淀可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

试题详情

8、(2011延庆10.)下列实验或图表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实验或图表
结论或解释
A
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表面生成的氧化物具有高熔点
B
某CH3COOH和CH3COONa组成的酸性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氨水
 
c(CH3COO-)一定大于c(Na+)、c(NH4+)之和
C

 
 
 
 
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g)+O2(g)=2CO2(g)ΔH=-566 kJ/mol
D
铁制容器可用于盛装冷的浓硫酸
铁与浓硫酸不反应

试题详情

7、(2011石景山-12.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483.6kJ·mol1

   B.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

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度的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

试题详情

6、(2011丰台9)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

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还不能证明该气体为NO

试题详情

5.(门头沟区9)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采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纯铜, b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则此装置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试题详情

4、(2011东城区12.)关于图-7中四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注:图-7中,E表示能量, p表示压强,t表示时间,V表示体积,B%表示B的体积百分含量。

A.①表示化学反应H2(g) +Cl2(g) =2HCl(g)的能量变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DH =183 kJ/mol

B.②表示其它条件不变时,反应 4A(g) +3B(g) 2C(g)+6D在不同压强下 B% 随时间的变化,则D一定是气体

C.③表示体积和pH均相同的HCl和CH3COOH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产生H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则a表示CH3COOH溶液

D.④表示10 mL 0.1mol/L 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 HCl,产生CO2的体积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则b表示Na2CO3溶液

试题详情

3、(2011东城区11)下表中所示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图-6的是

 
X
Y
Z
A
钠元素
主族元素
短周期元素
B
氢氧化铁
胶体
分散系
C
电解质
化合物
纯净物
D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放热反应

 

试题详情

2、(2011海淀1模12.)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 + 3H2(g)  2NH3(g)   H=-92.4 kJ/mol。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N2
H2
NH3

1
3
0
放出热量a kJ

2
3
0
放出热量b kJ

2
6
0
放出热量c 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出热量关系:a < b < 92.4

B.三个容器内反应的平衡常数:③ > ① > ②

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 > ③

D.N2的转化率:② > ① > ③

试题详情

1、(2011海淀1模11.)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
将苯和浓硝酸混合后加热
B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氯化钠杂质
向含有氯化钠杂质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C
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
向盛有少量溴乙烷的试管中,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D
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向盛有少量的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铜片

试题详情

15.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被授予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一定条件下蛋白质或多肽可以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今有1个多肽,其化学式为C32H44N6O7,已知它在一定条件下彻底水解只得到下列三种氨基酸:

 

(1)这个多肽是________肽。

(2)1 mol该多肽彻底水解生成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已知           (丙氨酸)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

 

现以Pt电极在下列介质中电解丙氨酸溶液,

①在强酸性溶液中,在________极析出丙氨酸。

②在强碱性溶液中,在________极析出丙氨酸。

③在pH=7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有n个氨基酸就是n肽,故解题的关键就是要计算氨基酸的个数。从给定的氨基酸分子来看,每个氨基酸只提供1个N原子,由多肽分子中的N原子数可确定肽的数目是6。

(2)生成5分子水,则原6个氨基酸分子中C、H、O、N原子的总数依次为32、54、12、6,设这三种氨基酸的个数依次为xyz,根据C、H、O、N的原子守恒,可求出xyz=2。

(3)在强酸性溶液中,丙氨酸以

形式存在,故以Pt为电极电解时丙氨酸向阴极移动,且在阴极析出;在强碱性溶液中,丙氨酸以

形式存在,故以Pt为电极电解时,丙氨酸向阳极移动,且在阳极析出;当pH=7时,丙氨酸以

 (中性离子)的形式存在,以Pt为电极电解时丙氨酸既不向阳极移动,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实际上是电解水,故阴极反应为:2H++2e===H2↑。

答案:(1)6 (2)2

(3)①阴 ②阳 ③2H++2e===H2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