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0896  440904  440910  440914  440920  440922  440926  440932  440934  440940  440946  440950  440952  440956  440962  440964  440970  440974  440976  440980  440982  440986  440988  440990  440991  440992  440994  440995  440996  440998  441000  441004  441006  441010  441012  441016  441022  441024  441030  441034  441036  441040  441046  441052  441054  441060  441064  441066  441072  441076  441082  441090  447090 

7.综合省略

 这是指在一个文言文句子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省略现象。

 如: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湖北卷13题)

 “当……为事”句中的“志”前省略“章君”,定语省略,“为事”前承上文“乃辟塾聘师”,应补上动宾短语“办好义塾”,译文才文通字顺。译文: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

试题详情

  文言文句式中,省略句是考试的热点句式。2008年,全国18套试卷41道翻译题,其中,浙江、江西、福建、山东、湖南、湖北、四川、安徽、广东等9家考查了省略句。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省略句不可忽视。省略句主要有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省兼语、省介词等形式。

 ⒈省主语

 如:①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浙江卷15题)

 这里主语“白居易”承上文省略。译文:(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

 ②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江西卷13题)

 这里“不吾叛也”,主语“他”(尹何)省略。译文:我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习为政之道,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封邑了。

 ③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赴有夫!(福建卷6题)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两个紧缩复句,即“用之,(我)则行;舍之,(我)则藏”,主语“我”承前一分句宾语省略。译文: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任用我,我就退隐。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

 ④“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山东卷13题)

 这里两处省略主语,一处是“况为我死”,即“况(弟)为我死”;一处是“遂以斧自刎其项”,即“(讷)遂以斧自刎其项”。译文:“我的弟弟,不同于众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张讷)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⒉省谓语

 谓语是句子中的核心,人们讲话总是“有所谓”的。若补不出,则无法译出句子“大意”。

 如:①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湖北卷13题)

 这里“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中的“或”后省略谓语“达到”,“亦”后省略谓语“有”。译文: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甚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

 ②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山东卷13题)

 “且犹不可”,即“且犹不可(樵)”,是说,还是不能去砍柴。这里“樵”,名词活用作动词,砍柴。译文: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

 ③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四川卷11题)

 这里“永乐元年入朝”句中的“入朝”承上句省略谓语“征召”,上句“致仕”,是辞官的意思,所以这里“入朝”前必须补上“征召”,否则,下文“留为故官” 也无从说起。译文: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⒊省宾语

 如:①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湖南卷13题)

 “且又大购之”中“购”后承上文省略“捕”,即“且又大购(捕)之”,就整体而言,动宾短语“(捕)之”作“购”的宾语。译文:并且又大力悬赏(缉捕)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官吏对这件事情感到苦恼。

 ②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湖南卷13题)

 “胜”后省略宾语“审讯之苦”。译文:然而官吏百姓还是怀疑他们(是因为)经受不住(审讯之苦)而自己承认强加给他们的罪名。

 ⒋省兼语

 文言文中省略的兼语,在翻译中,如果不补出来,则文意有时无法理顺。

 如: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广东卷9题)

 “访荐为主簿”句中的“荐”后省略兼语“之”,即“访荐(之)为主簿”,意思是:周访举荐他(陶侃)做主簿的官职。译文:当时陶侃担任闲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⒌省介词

 如:我闻忠善以报怨,不闻作威以防怨。(江西卷13题)

 这里“忠善”“作威”前都省略了介词“以”,而“以报怨”“以防怨”中的“以”则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译文:我听说过用忠诚善良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威权来防止怨恨。

6.省关联词语

 如:①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福建卷6题)

 这是两个紧缩复句,省略了关联词语“若……则……”,即“(若)得志,(则)与民由之;(若)不得志,(则)独行其道”。译文:(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和天下百姓一起实行自己的抱负;(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就)走自己的路。

 ②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安徽卷11题)

 这里“虽得罪,所甘心焉”中,“所甘心焉”前省略了“亦”。关联词语“虽……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即使……也……”,译文:刺史倘若了解百姓的疾苦却不去救助,怎么能执政呢?即使获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试题详情

22. “和平号”空间站已于今年3月23日成功地坠落在南太平洋海域,坠落过程可简化为从一个近圆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开始,经过与大气摩擦,空间站的绝大部分经过升温、溶化,最后汽化而销毁,剩下的残片坠入大海,此过程中,空间站原来的机械能中,除一部分用于销毁和一部分被残片带走外,还有一部分能量通过其他方式散失(不考虑坠落过程中化学反应的能量).

(1)试导出以下列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散失能量的公式.(2)算出的数值(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坠落开始时空间站的质量M=1.17×105 kg;

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h=146 km;

地球半径R=6.4×106 m;

坠落空间范围内重力加速度可看作g=10 m/s2

入海残片的质量m=1.2×10 4 kg;

入海残片的温度升高ΔT=3000 K;

入海残片的入海速度为声速v=340 m/s;

空间站材料每1千克升温1 K平均所需能量c=1.0×103 J;

每销毁1千克材料平均所需能量=1.0×107 J.

试题详情

2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自状态A经状态C变化到状态B.这一过程在V-T图上表示如下图9-8.则

(A)在过程AC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B)在过程CB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C)在过程AC中,气体压强不断变大 

(D)在过程CB中,气体压强不断变小 

试题详情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之和

B.只经历等温过程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增加一倍,则其体积减少一半

C.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

D.如果没有能量损失,则热机能把从单独一个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成机械能

试题详情

19.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中主要原因是( )

A.软木塞受潮膨胀材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白天气温升高,大气压强变大    D.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

试题详情

18.将H2、N2、O2三种气体分别放入不同容器中,使它们的温度、密度相同,则其压强(p)大小的关系,符合(原子量:H 1 N 14 O 16)( )

A.p(H2)>p(O2)>p(N2)    B.p(O2)>p(N2)>p(H2)

C.p(H2)>p(N2)>p(O2)    D.p(N2)>p(O2)>p(H2)

试题详情

17.分子间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总是大于排斥力

B.气体能充满任何容器是因为分子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

C.分子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分子间吸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排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试题详情

16.一个带活塞的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气体。若此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大而升高,则( )

A.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

B.压缩气体,其温度必升高

C.压缩气体,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其温度必不变

D.压缩气体,同时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

试题详情

15.如图,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A.乙分子从ab做加速运动,由b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

D.乙分子由b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