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706  3714  3720  3724  3730  3732  3736  3742  3744  3750  3756  3760  3762  3766  3772  3774  3780  3784  3786  3790  3792  3796  3798  3800  3801  3802  3804  3805  3806  3808  3810  3814  3816  3820  3822  3826  3832  3834  3840  3844  3846  3850  3856  3862  3864  3870  3874  3876  3882  3886  3892  3900  447348 

24.(8分)有机物A为食品包装纸的常用防腐剂。A碳链无支链,可以使溴水褪色,难溶于水,但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二元不饱和有机酸B和饱和一元醇C。一定量的C完全燃烧,生成的水物质的量是二氧化碳的两倍。B、C的混合物,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不管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生成的水物质的量也一定。B是符合上述条件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

  (1)B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C的分子式为        

  (3)由B制取A的化学方程式是                        

  (4)高分子化合物M可由有机物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其各元素质量分数与B完   全相同,则高分子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是              

试题详情

23.(11分)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

(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F为浓溶液)                                

(2)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                   。已知常温下1 g   D与F反应生成B(气态)时放出92.3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题详情

22.(10分)以下是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有关数据x,x表示元素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

 
 
 
 
 
 
 
 
 
 
 
 
 
 
 
 
0.98
1.57
 
 
 
 
 
 
 
2.04
a
2.55
b
 
c
3.44
d
3.98
 
e
0.93
1.48
 
 
 
 
 
 
 
f
1.61
 
1.90
 
2.19
g
2.58
h
3.16
 

(1)x越大,表示该元素原子越     (填“难”或“易”)形成阴离子。

(2)一般来讲,两元素的x值差(△x)大于1.7时,形成离子键;小于1.7时,形成共价键,则f、c组成的化合物属      化合物。

(3)能否用电解f、h化合物的水溶液制取f,     (填“能”或“否”),用电解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4)a-h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或单质,在某隔热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示意图如下。

   I表示反应前的分子状况,Ⅱ表示容器温度不再升高的分子状态,●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必注明反应条件)                   

试题详情

21.(15分) (1)背景:2003年抗“非典”、2005年抗“禽流感”中,“过氧乙酸”是广泛用于医院、禽舍等方面的消毒液。“过氧乙酸”的消毒液成分和消毒原理引起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关注。

  (2)查询资料:

   资料一:H2O2是极弱的电解质,在酸性介质中才能稳定存在,是一种强氧化剂;

   CH3COOH是弱酸,也能使蛋白质变性,是一种消毒液。

   资料二:过氧乙酸消毒液是由H2O2、H2O、CH3COOH及少量H2SO4混合后,反应生成过氧乙酸(CH3COO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2O2CH3COOOH+H2O。CH3COOOH容易放出原子氧,它与空气中微生物机体作用,达到灭菌目的,是消毒液的主要成分。

  (3)实验研究:兴趣小组找到过氧乙酸商品,下面是市售过氧乙酸的商品、标签。

过氧乙酸
   本品包括甲、乙两种溶液,体积各500mL,把甲、乙溶液各1份
在玻璃容器中混合后,放置24h后,产生过氧乙酸浓度不少于10%,
应用50倍纯水稀释(浓度为0.2%),稀释后才能使用。

研究过程:

①提出假设:略。

②实验探究:取甲、乙两种溶液少许,分别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前者的现象为先变红后褪色,后者的现象为变红后不褪色。

③得出结论:。

  甲溶液的主要成分为            

  乙溶液的主要成分为            

④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的方案(不需详细的操作过程)。

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乙,测定其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a)用酚酞作指示剂。

(b)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外还缺               

(c)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测到的有效成分含量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d)请简要说出测定另一有效成分的方法(不需详细的操作过程):

                                       

(4)请你为本实验拟一研究报告题目:                     

试题详情

20.(9分)(1)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方法或现象有误的是       

(2)Fe(OH)3胶体外观与Fe(SCN)3溶液相似,请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且不破坏它们:                               

(3)如何检验Fe(OH)3胶体中是否混有Fe3+,简述实验方法:           

试题详情

19.已知NaHSO3溶液和Na2CO3溶液混合后加热煮沸能产生CO2气体。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则两溶液中各粒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R表示S或C)

A.c(Na+)+c(H+)=c(HRO3-)+c(RO32-)+c(OH-)

B.c(H+)+c(H2RO3) = c(RO32-)+c(OH-)

C.c(Na+)>c(HRO3-)>c(H+)>c(OH-)>c(RO32-)

D.c(HRO3-)>c(H2RO3)>c(OH-)>c(RO32-)>c(H+)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83分)

试题详情

18.向含1mol HCl和1mol 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mol·L-1的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试题详情

17.在373K时,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物质的量的NO2和SO2,发生如下反应:NO2+SO2NO+SO3,平衡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O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NO2和SO2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C.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一定等于反应开始时总的物质的量

D.SO2、NO2、NO、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试题详情

16.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  体,则X气体可能是

A.H2     B.CO和H2     C.NH3     D.CH3CH2OH(g)

试题详情

15.“K”粉,在医学上称氯胺酮,是一种白色粉末,属于静脉全麻药品,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赖性。目前,该药物已被我国药检部门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其结构简式如右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K”粉的化学式为C13H18NOCl2

B.“K”粉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C.1 mol“K”粉在一定条件下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K”粉分子中最多有7个C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