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1.不需要化学方法就能从人类的重要资源--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食盐、淡水 B.钠、镁 C.氯气、烧碱 D.溴、碘
27.(10分)
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数值表示,该数值称为电负性。一般认为: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原子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通常形成共价键。下表是某些元素的电负性值:
元素符号 |
Li |
Be |
B |
C |
O |
F |
Na |
Al |
Si |
P |
S |
Cl |
电负性值 |
0.98 |
1.57 |
2.04 |
2.55 |
3.44 |
3.98 |
0.93 |
1.61 |
1.90 |
2.19 |
2.58 |
3.16 |
观察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分析电负性值变化规律,确定Mg元素电负性值的最小范围 ;
(2)请归纳元素的电负性和金属、非金属的关系是 ;
(3)COCl2俗称光气,分子中C原子以 杂化轨道方式与其它原子成键;分子结构中含有C-Cl键,其共用电子对偏向 (写原子名称)。
(4)氯和硅元素形成的化合物SiCl4为共价化合物,它与氨气一起使用可用于海上军事作战起烟幕作用,试说明原因并写出相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从电负性角度,判断AlCl3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请说出理由(即写出判断的方法和结论)是: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到的结论:
。
26.(10分)
1,3-丙二醇是生产新型高分子材料PTT的主要原料,目前1,3-丙二醇的生产的路线有:以石油裂解气为原料的两条石化合成路线和一条生物工程法合成路线。
[路线1]丙烯醛水合氢化法:
[路线2]环氧乙烷甲酰化法:
[路线3]生物发酵法:
(1)A的结构简式为 。
(2)从合成原料来源的角度看,你认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路线是 (填1、2或3),理由是 。
(3)以1,3-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可以合成聚酯PTT,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4)已知丙二酸二乙酯能发生以下反应:
利用该反应原理,以丙二酸二乙酯、1,3-丙二醇、乙醇为原料合成 , 请你设计出合理的反应流程图。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25.(9分)
《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国江苏民歌。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
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从茉莉花中提取,也可以乙烯和甲苯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A、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_ __,________ _____;
(2) 写出反应②、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3)上述反应中属取代反应 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①②---)
(4)反应__________(填序号)原子的理论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24. (12分)
铜及铜的化合物有多种应用。请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
|
②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假如某工厂欲生产CuSO4,请选择一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
(2)已知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但将铜片在稀硫酸中长时间加热时溶液会呈蓝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
如果铜片在稀硫酸中加热时滴入几滴H2O2, 溶液也会很快呈蓝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
(3)已知:2Cu(s)+1/2 O2(g)=Cu2O(s) ;△H1=–12.0kJ/mol
2Cu(s)+S(s) = Cu2S(s) ; △H2 =–79.5kJ/mol
S(s)+ O2 (g) = SO2(g) ; △H3 =–296.83kJ/mol
求 Cu2S(s)+2 Cu2O(s) =6 Cu(s)+ SO2(g) ; △H4 = kJ/mol
(4)某黑色固体据分析由Cu2S和CuS组成。
已知 Cu2S可以和硝酸反应,请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分析黑色固体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称取样品m1g,然后充分加热反应后测得生成CuO质量为m2g,则样品中含Cu2S g。
23. (11分)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铝等金属的性质:将一置于空气中的铝片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片表面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溶液温度迅速上升。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
(1)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反应的原因可能是___ ________。(填序号)
A.铝与Cl-反应,铝与SO42-不反应
B.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
C.硫酸铜水解生成硫酸使铝钝化
D.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
E.生成氯化铝溶于水,而生成硫酸铝不溶于水
(2)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是 。
(3)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请从有关物质的浓度、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是 。
(4)某同学通过其它的实验操作,也能使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加快,他采取的措施可能是_ _ __。
A.用砂纸擦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B.把铝片投入热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涤,再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投入铝片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再投入铝片
(5)除去氧化铝的铝片与镁片为电极,在 X 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列表如下:
选项 |
铝电极 |
电解质 |
负极反应 |
正极反应 |
A |
负极 |
NaOH |
2Al-6e-+8OH-=2AlO2-+4H2O |
6H2O+6e-=6OH-+3H2↑ |
B |
负极 |
稀盐酸 |
2Al-6e- = 2Al3+ |
6H++6e-=3H2↑ |
C |
正极 |
浓硝酸 |
Mg + 2e-= Mg2+ |
2NO3-+4H+-4e-=2NO2↑+2H2O |
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由此推知,金属作电极不仅与本身性质相关,而且与 有关。
22.(9分)
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3 SiO2(s)+ 6 C(s) + 2 N2(g) Si3N4(s)+ 6 CO(g)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其还原产物是 ;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
(3)若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H 0(填“>”、“<”或“=”);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v(CO)=18mol·L-1·min-1,则N2消耗速率为v(N2)= 。
(4)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
N2、CO的量),反应速率与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
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图中表示平衡混合
物中CO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5)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729,则在同温度下1L密闭容器中,足量的SiO2和C与2mol N2充分反应,则N2的转化率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提示:272 = 729
21.(16分)
甲酸(CH2O2),俗称蚁酸,结构式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分析甲酸的组成和结构后,对甲酸的性质提出如下猜想并设计了相关实验加以验证:
猜想I:甲酸具有酸性;
实验I:在甲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猜想II: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
实验II:操作过程如右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⑴请你再设计出至少2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甲酸的酸性: 、 ;
⑵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甲酸是弱酸 ;
⑶依右上图所示的实验,加热20分钟后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该小组同学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请你从理论上简单解释实验中没有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
⑷在仔细分析甲酸分子组成元素的基础上,请你再提出一个甲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可能具有的性质的猜想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①你提出的猜想是 ;
②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方案请参考如下形式:
20.(8分)
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铜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如下:
已知:在弱酸性条件下,胆矾中Cu2+ 与 I-作用定量析出 I2;I2 溶于过量的KI溶液中:I2 + I- ==I3-;且在溶液中:Fe3+ +6F- = [FeF6]3- ( 六氟合铁(III)络离子 )
又知:微粒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e3+>Cu2+>I2>FeF63-
析出I2可用c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2S2O32- + I3- == S4O62- + 3I-。
现准确称取ag胆矾试样,置于250mL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5mL3mol/LH2SO4溶液,加少量NaF,再加入足量的10%KI溶液,摇匀。盖上碘量瓶瓶盖,置于暗处5min,充分反应后,加入1~2mL0.5%的淀粉溶液,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蓝色褪去时,共用去VmL标准液。
(1)实验中,在加KI前需加入少量NaF,推测其作用可能是 ;
(2)实验中加入稀硫酸,你认为硫酸的作用是 ;
(3)本实验中用碘量瓶而不用普通锥形瓶是因为 ;
(4)硫酸铜溶液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碘化亚铜)并析出碘,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该胆矾试样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ω(Cu) =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