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5539  5547  5553  5557  5563  5565  5569  5575  5577  5583  5589  5593  5595  5599  5605  5607  5613  5617  5619  5623  5625  5629  5631  5633  5634  5635  5637  5638  5639  5641  5643  5647  5649  5653  5655  5659  5665  5667  5673  5677  5679  5683  5689  5695  5697  5703  5707  5709  5715  5719  5725  5733  447348 

31.[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已知:

下图为一系列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B和C按1∶2反应生成Z,F和E按1∶2反应生成W,W和Z互为同分异构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反应类型:                             

(2)写出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3)1 mol F最多可与          mol NaOH溶液反应。

(4)写出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属于酚类且苯环上只有两个互为对位取代基的化合物有4种,其结构简式为:

                                                                                                    

试题详情

30.

 
,3,5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已知X、Y、Z、Q、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原子核外电子有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s能级电子数是p能级电子数的两倍;Z原子L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Q是第三周期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E+的M层3d轨道电子全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Z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      (填元素符号)。

(2)E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3)X和Z形成有毒气体XZ,实验室常用EQ溶液吸收并定量测定XZ的含量。反应时,XZ与EQ形成配合物的分子中原子间成键关系如下图所示:

E+和之间的化学键类型是                                

(4)XZ2分子中含有     个π键。

(5)Z氢化物的沸点比Q氢化物的沸点高,理由是                                                         

(6)X元素可形成X60单质,它与金属钾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化合物,其晶胞如图所示(白球位于立方体的体心和顶点,小黑球位于立方体的面上),该化合物中X60与钾原子个数比为           

试题详情

25.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Cu与浓H2SO4反应及其产物SO2的性质,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浸有碱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2)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以上实验装置有相当多不足之处,如实验不够安全和易造成环境污染等。为改进实验和更多地了解SO2的性质,经过同学间的讨论和与老师的交流,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对试管A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发现E试管中有气泡逸出,品红溶液很快褪色,但最终未见D试管中氢氧化钡溶液出现浑浊。为探究D试管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在化学手册中只查阅到下列物质常温下的溶解度数据:

物质
溶解度(g/100水)
物质
溶解度(g/100水)
Ca(OH)2
0.173
Ba(OH)2
3.89
CaCO3
0.0013
BaSO3
0.016
Ca(HCO3)2
16.60
 
 

他们应用类比研究方法预测了D试管未出现浑浊的原因:                                                    

②为验证D试管中溶液的组成,进行了下列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现象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
 

(3)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A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硫酸也有剩余。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试管A中确有余酸的是         (填写字母编号)。

A.铝粉           B.氯化钡溶液       C.银粉           D.碳酸氢钠溶液

(4)请写出长导管B的作用                                                              (只写一点就可)。

试题详情

24.利用天然气合成氨的部分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依据上述流程,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流程中一次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流程有二处循环,一是K2CO3(aq)循环,二是       循环(填化学式)。

(3)1998年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了高温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解法合成氨。写出阳极电极反应式:                                                                                      

(4)一定温度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 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N2(g)+ 3H2(g)2NH3(g);△H<0。达到平衡时,测得n(N2)= 13 mol ;n(NH3)= 6 mol。

 ①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                     

②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          

③为了提高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的H2浓度     B.增大的N2浓度    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试题详情

23.X、Y、Z是三种常见的单质。

(1)若X、Y、Z的组成元素为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常温下,X为淡黄色固体,X在Z中充分燃烧可生成B,B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A与B反应生成固体X和C,C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①写出A的化学式:        

②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在298K、101 kPa时,已知:

A(g) +1/2Z(g)=== C(l)+ X(s);△H1 =-288.93 kJ·mol-1

A(g) +3/2Z(g)=== C(l)+ B(g); △H2 =-586.16 kJ·mol-1

 写出反应X+Z→B的热化学方程式:                                                                    

(2)若X、Y、Z的组成元素为同一短周期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

①写出Y组成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②写出X、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列举一例Z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