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9990  439998  440004  440008  440014  440016  440020  440026  440028  440034  440040  440044  440046  440050  440056  440058  440064  440068  440070  440074  440076  440080  440082  440084  440085  440086  440088  440089  440090  440092  440094  440098  440100  440104  440106  440110  440116  440118  440124  440128  440130  440134  440140  440146  440148  440154  440158  440160  440166  440170  440176  440184  447090 

17.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以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力、国民的凝聚力、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下列属于我国政府为提升“软实力”而履行的职能有

①中国与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合作举办“中国文化年”

②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党代会报告中

③国务院将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范围

④我国践行“和谐世界”、“互利共赢”等外交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16.2010年6月2日,《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公布,我国坚持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公正司法,确保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这体现了

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B.人民民主具有阶级性

C.在我国,民主与专政是统一的     D.我国的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试题详情

15.当代民主制国家选择的社会制度不论有多么大的区别,但都有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是

A.它们都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     B.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C.它们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D.它们都实行民主集中制

试题详情

14.“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悲)具,也可以看成洗(喜)具。”这句网络用语

①说明社会发展没有规律,人生无常    ②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思想

③反映了一种对人生的看法         ④是一种方法论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试题详情

13.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交流”,这就是物联网。物联网展示了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有感觉、有思想”这样一幅智能图景。物联网的出现说明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人们可以利用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12.“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C.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试题详情

11.2010年,中国保持宏观经济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②坚持普遍联系和发展观点看问题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0.有专家指出,除非人类认识到自身行为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并采取切实行动来减缓这种影响,否则,人们所熟悉的自然界将“不再存在”。这提醒我们

A.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B.必须从根本上控制自然界的变化

C.必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自然规律 D.必须放弃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试题详情

9.美国国防部发言人7月6日证实美国将派遣“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前往韩国西部海域(黄海),参加美韩联合军事演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说, 中方坚决反对外国军用舰机到黄海及其他中国近海从事影响中国安全利益的活动。我国的做法

①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②会导致中美之间不再存在合作关系 

③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表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A. ①③      B.①②      C.②④      D. ③④

试题详情

8. 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各族人民遭殃。“民族睦则社稷固。”这句话主要强调

A.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B.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的物质保证  C.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富强的基础    D.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佺ǹ楠忛幏锟� 闂傚倸鍋婇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