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7660  7668  7674  7678  7684  7686  7690  7696  7698  7704  7710  7714  7716  7720  7726  7728  7734  7738  7740  7744  7746  7750  7752  7754  7755  7756  7758  7759  7760  7762  7764  7768  7770  7774  7776  7780  7786  7788  7794  7798  7800  7804  7810  7816  7818  7824  7828  7830  7836  7840  7846  7854  447348 

16.(2009年天津高考)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_______。

a.MnO2                   b.FeCl3

c.Na2SO3                  d.KMnO4

(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为使0.1 mol/L M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Y溶液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各元素依次为:

①H、②C、③N、④O、⑤Na、⑥Al、⑦Si、⑧Cl。

(1)Na、Al是第三周期元素,O在第二周期,所以原子半径:Na>Al>O。

(2)因为非金属性:N>C>Si,所以酸性:HNO3>H2CO3>H2SiO3

(3)H、O、Na、Cl形成的符合条件的物质很多,比较容易写出电子式的有NaOH、NaClO。

(4)该液态物质是H2O2,MnO2、FeCl3可以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

(5)⑥的单质是Al,逆推得N为Al2O3,Z为Al(OH)3;因为M是仅含非金属元素的盐,所以M是铵盐,由此推出X、Y对应的物质是氨水和铝盐,铝盐可能是AlCl3或Al(NO3)3。M可能是NH4Cl或NH4NO3,NH可以水解,要使其溶液中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则根据电荷守恒得c(OH)=c(H+),即溶液应为中性。

[答案] (1)Na>Al>O

(2)HNO3>H2CO3>H2SiO3

(3)Na+[······ ··H]或Na+[······ ··C···· ··]

(4)ab

(5)Al3++3NH3·H2O===Al(OH)3↓+3NH

2Al2O3(熔融)电解冰晶石4Al+3O2↑ 溶液的pH等于7

试题详情

(2)已知有机物的种类远远多于无机物,而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可知Ⅳ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最多。

(3)根据表可通过分析数据归纳出潜在的规律:

周期序数
1
2
3
4
5
6
7
元素种数(最多)
2
2×1
8
2×22
8
2×22
18
2×32
18
2×32
32
2×42
32
2×42

可见规律是2n2(n=1,2,3,……),由此预测第八周期元素种数应为2×52,故答案为50。

(4)在周期表中同族元素,从上到下其金属性依次增强,因此,可以确定其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氢气;其氢氧化物呈现出比氢氧化钙更强的碱性,而不能呈两性。

[答案] (1)第六、七周期中在ⅢB族出现了镧系和锕系

(2)ⅢB ⅣA (3)50 (4)B

15.(2009年福建高考)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________W(填“强于”或“弱于”)。

(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是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 L的甲气体与0.5 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给出的表,结合T在周期表的位置与族数相等这一条件,不难得出T为Al,Q为C,R为N,W为S。

(1)T为Al,13号元素。

(2)S、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酸为硫酸强于碳酸,则可得非金属性S强于C。

(3)S与H2SO4发生归中反应,从元素守恒看,肯定有水生成,另外为一气体,从化合价看,只能是SO2

(4)比R质子数多1的元素为O,存在H2O2转化为H2O的反应。

(5)N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为NO,2NO+O2===2NO2,显然NO过量1 L,同时生成1 L的NO2,再用NaOH吸收,从氧化还原角度看,+2价N的NO与+4价N的NO2,应归中生成+3价N的化合物NaNO2

[答案]  (2)弱于

(3)S+2H2SO4(浓)3SO2↑+2H2O

(4)2H2O22H2O+O2↑ (5)NaNO2

试题详情

(2)周期表中________族所含元素最多,________族元素形成化合物最多。

(3)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预测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________。

(4)居里夫人发现的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的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氢氧化物呈两性

C.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氢气  D.碳酸盐难溶于水

[解析] 解答此类问题时,应在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前提下,运用有关递变规律及数学工具来推测知识。

元素周期表是学好化学的有效工具,因此对元素周期表的掌握必须有相当的条理性、严密性,做到对周期表的结构烂熟于心。

试题详情

14.元素周期表中前7个周期完全排满时元素的种数如下表所示:

周期序数
1
2
3
4
5
6
7
元素种数(最多)
2
8
8
18
18
32
32

试题详情

13.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右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1)A、B、C三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C的单质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依题意,A、B、C为短周期元素,从A、B、C的相对位置看,A、C只能处在第二周期,而B处在第三周期。设A的原子序数为x-1,则C为x+1,B为x+8,则有:

所以A、B、C的原子序数分别为7、16、9,对应的元素分别为N、S、F。

[答案] (1)氮 硫 氟 (2)三 ⅥA  F2+H2===2HF

(4)2NH3+H2SO4===(NH4)2SO4

试题详情

12.(2010年北京海淀区质检)几种短周期元素部分性质的数据见下表:

元素性质
元素编号
 







原子半径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最高正化合价

+2
+1
+5
+7
+1
+5
最低负化合价
-2


-3
-1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③、⑥号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⑤的单质(M)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2H2O===2MOH+H2

C.⑥是该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D.①、⑥号元素只能形成一种白色化合物

[解析] ①为O,②为Mg,③为Li,④为P,⑤为Cl,⑥为Na,⑦为N。

[答案] A

试题详情

11.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解析] X、Y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说明处于同一主族,X原子半径小于Y,说明X在上一周期。A项中X(OH)n为强碱,说明X为活泼金属,Y在下一周期,金属性更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Y(OH)n也一定为强碱,A正确;B项中若HnXOm为HNO3,NH3溶于水显碱性,B不正确;C项中若X2为N2,则Y为P,C不正确;D项中若Y为Cl,最高正价为+7价,则X为F,无正价,D不正确。

[答案] A

试题详情

10.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mXa+nYb,得m+anb

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解析] 二者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似,说明两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若离子符号分别为mXa+nYb,则有man+b,A错误;若二者分别为X2、Y,说明X、Y为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Y比X的非金属性强,则还原性X2>Y,B正确;由B项分析可知,X、Y可能为同一周期的活泼金属或同一周期的活泼非金属,C错误;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且二者能形成气态氢化物,说明X与Y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X的原子序数小于Y,则Y的非金属性比X强,氢化物稳定性为HnY大于HmX,D错误。

[答案] B

试题详情

9.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

A.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

B.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C.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解析] X若为第二周期元素,则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电子排布为2、6,为O元素,若X为第三周期元素,则最外层超过8个电子,不存在,所以X只能为O元素,则Y一定是S元素;Y、Z同周期,且Z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则Z为P元素,O、S、P的非金属性为P<S<O,故A正确;Y是S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SO4,故B错误;氢化物中H2O最稳定,故C错误;原子半径P>S>O,故D正确。

[答案] AD

试题详情

8.同一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Z3>Y2>X

[解析] 由题目信息可知,X、Y、Z在同一周期中的位置顺序为Z、Y、X,半径大小顺序应为Z>Y>X。利用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B、C、D均对。

[答案] 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ゅ嫰鏌ら崫銉︽毄濞寸姵鑹鹃埞鎴炲箠闁稿﹥顨嗛幈銊р偓闈涙啞瀹曞弶鎱ㄥ璇蹭壕闂佺粯渚楅崰娑氱不濞戞ǚ妲堟繛鍡樺姈椤忕喖姊绘担鑺ョ《闁革綇绠撻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礃椤曆囧煘閹达附鍋愰柛娆忣槹閹瑧绱撴担鍝勵€岄柛銊ョ埣瀵濡搁埡鍌氫簽闂佺ǹ鏈粙鎴︻敂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