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7664  7672  7678  7682  7688  7690  7694  7700  7702  7708  7714  7718  7720  7724  7730  7732  7738  7742  7744  7748  7750  7754  7756  7758  7759  7760  7762  7763  7764  7766  7768  7772  7774  7778  7780  7784  7790  7792  7798  7802  7804  7808  7814  7820  7822  7828  7832  7834  7840  7844  7850  7858  447348 

7.(2010年佛山质检)对于反应CaH2+H2O===Ca(OH)2+2H2↑,有下列叙述:

①H2只是氧化产物 ②H2只是还原产物 ③水是氧化剂 ④Ca(OH)2是氧化产物 ⑤CaH2中的氢元素既被氧化、也被还原 ⑥此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④⑤                 B.②④⑥

C.只有①                 D.③⑥

[解析] 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情况为:

则反应中CaH2为还原剂,H2O为氧化剂,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且n(氧化产物)∶n(还原产物)=1∶1。

[答案] D

试题详情

6.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2KI===2FeCl2+2KCl+I2

2FeCl2+Cl2===2FeCl3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若某溶液中含有Fe2+和I共存,要除去I而不氧化Fe2+和Cl,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解析] 本题是寻找一种氧化剂,其氧化性应大于I2的氧化性,而小于Cl2和Fe3+的氧化性(也可等于Fe3+的氧化性)。由①知氧化性Fe3+>I2,还原性I>Fe2+;由②知氧化性Cl2>Fe3+,还原性Fe2+>Cl;由③知氧化性MnO>Cl2,还原性Cl>Mn2+;由此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I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Cl>Mn2+。所以KMnO4可氧化Cl、Fe2+及I,Cl2可氧化Fe2+及I,FeCl3只氧化I

[答案] C

试题详情

5.(2010年杭州质检)下列物质:①浓H2SO4;②HNO3;③Cl2;④H2;⑤O2;⑥Ag;⑦HCl溶液;⑧KMnO4;⑨MnO2;⑩CO。其中属于常见的氧化剂的一组是

( )

A.①②③④⑤⑧⑨          B.①②③⑤⑧⑨

C.①②③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⑤⑦⑨⑩

[答案] B

试题详情

4.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做氧化剂

D.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解析] 在2H2S+SO2===3S↓+2H2O的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均为S元素,故B项错误;在H2+Cl22HCl的反应中,H2做还原剂,C项错误;元素在化合态中若为正价,则元素被还原,相反,若元素在化合态中为负价,则被氧化,D项错误。

[答案] A

试题详情

3.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H为-1价)

( )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1∶1

[解析] 在NaBH4+2H2O===NaBO2+4H2↑反应中,NaB4-→22O-→2,故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A、B都错。硼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故C错。被氧化的H原子为4个,被还原的H原子为4个,故质量之比为1∶1,D对。

[答案] D

试题详情

2.某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NO、FeSO4、Fe(NO3)3、H2O、HNO3和Fe2(SO4)3。其中HNO3为反应物,则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为

( )

A.NO                    B.FeSO4

C.Fe(NO3)3                D.Fe2(SO4)3

[解析] 在给的六种物质中,Fe(NO3)3、Fe2(SO4)3、HNO3具有氧化性,NO、FeSO4具有还原性,由于氧化性HNO3>Fe3+,所以氧化剂为HNO3,还原剂为FeSO4

[答案] B

试题详情

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Cl2+H2O===HCl+HClO

B.3CO+Fe2O32Fe+3CO2

C.CaCO3+SiO2CaSiO3+CO2

D.3CuS+8HNO3===3Cu(NO3)2+2NO↑+3S↓+4H2O

[解析] 判断某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是检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无变化。A中的氯元素,B中的碳、铁两元素,D中硫、氮两元素化合价均有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惟有C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故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C

试题详情

15.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_______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3)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Fe2O3+6HCl===2FeCl3+3H2O,FeCl3溶液呈棕黄色,(1)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此小题主要考查区分与Fe(OH)3胶体的制备原理。(2)此小题主要考查Fe(OH)3胶体的制法。(3)由胶体和溶液的性质不同,可据丁达尔效应将二者区别。

[答案] Fe2O3+6HCl===2FeCl3+3H2O 棕黄

(1)FeCl3+3NaOH===3NaCl+Fe(OH)3↓ 复分解反应

(2)红褐 (3)乙 胶体和溶液

试题详情

14.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三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牙膏
两面针儿童
牙膏
珍珠王防
臭牙膏
中华透明
牙膏
摩擦剂
氢氧化铝
碳酸钙
二氧化硅
物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________(填“易溶”或“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 ,其流程图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两性氢氧化物 盐 氧化物 (2)难溶

(3)①CaCO3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试题详情

13.(2010年宁德质检)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

(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酸过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________。

A.Ag                     B.Cu

C.Al                     D.Fe

(4)烧碱、纯碱均可吸收CO2,当含0.1 mol 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2后,将溶液低温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a2CO3;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NaHCO3

(5)将得到的固体重新溶解于水,在溶液中加盐酸,使溶液的pH=7,再将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g。

[解析]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Na2CO3属于盐类。

(2)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当酸过量时,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离子方程式为CO+2H+===H2O+CO2↑。

(3)在常温下金属铁、铝遇浓硝酸时发生钝化,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阻止了反应继续进行。

(4)将CO2通入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依次为:CO2+2NaOH===Na2CO3+H2O、CO2+Na2CO3+H2O===2NaHCO3,因此①为NaOH和Na2CO3③为Na2CO3和NaHCO3

(5)将得到的固体重新溶解于水,在溶液中加盐酸,使溶液的pH=7,再将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为NaCl,根据元素守恒得:NaCl的质量为0.1 mol×58.5 g/mol=5.85 g。

[答案] (1)纯碱(或Na2CO3)

(2)CO+2H+===CO2↑+H2O H++OH===H2O

(3)AB

(4)①NaOH和Na2CO3 ③Na2CO3和NaHCO3

(5)5.85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