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7627  7635  7641  7645  7651  7653  7657  7663  7665  7671  7677  7681  7683  7687  7693  7695  7701  7705  7707  7711  7713  7717  7719  7721  7722  7723  7725  7726  7727  7729  7731  7735  7737  7741  7743  7747  7753  7755  7761  7765  7767  7771  7777  7783  7785  7791  7795  7797  7803  7807  7813  7821  447348 

5.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放在:①氧气 ②空气 ③氮气 ④二氧化碳中完全燃烧,燃烧后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

A.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Mg在O2、空气、N2、CO2中燃烧的反应以及定量分析问题的能力。

Mg在氧气中:2Mg+O2  2MgO

Mg在空气中:2Mg+O2  2MgO(主)

3Mg+N2  Mg3N2(微量)

Mg在二氧化碳中:2Mg+CO2  C+2MgO

设有1 mol Mg完全反应:

①Mg-→MgO-→O-→增重16 g

②Mg -→Mg3N2-→MgN-→N-→增重9.3 g

③Mg-→MgO+C-→O+C-→增重22 g

故产物质量大小顺序为④>①>②>③。

[答案] C

试题详情

4.下列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的是

( )

A.氯化铵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钾溶液              D.饱和石灰水

[解析] 镁是活泼金属,常温下与水不反应,可以与热水缓慢反应,常温下与酸或酸性物质反应能生成氢气,因NH4Cl水解显酸性:NH+H2ONH3·H2O+H+,故NH4Cl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 A

试题详情

3.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 B项,蒸发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项,海水中的钾元素为化合态,得到单质钾为化学变化;D项,潮汐是涨潮、落潮的过程,潮汐发电过程中无化学变化。

[答案] A

试题详情

2.下列海水中的元素,对其用途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 )

A.锂作为热核反应的重要材料

B.碘用于医药制碘酒

C.铀用于制氢弹

D.镁用于制造飞机、汽车

[解析] 铀用做核燃料,可以制造原子弹;H、H才是用于制造氢弹。

[答案] C

试题详情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溴单质形式存在于海洋中

B.在每升海水中含量低于1 mg的元素称为海水中的微量元素

C.海水是锂元素的一个重要来源

D.世界上生产的镁大部分来自海水

[解析] 对A项,海水中溴元素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海洋中,而不是以游离态形式(即单质)存在,故A错误,因此不正确的选A。考查同学们对海水中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含量的常识性了解。

[答案] A

试题详情

15.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 mol PCl5,反应达平衡时PCl5还剩0.60 mol,其分解率α1等于________;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α2α2________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g)的ΔH3=______,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g)的ΔH4________Δ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 (1)、(2)中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不难写出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分解率α1=×100%=25%;升温,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因PCl5的分解要吸热,故升温,分解率增大,α2>α1

(3)降温,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4)根据盖斯定律: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多步完成,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

[答案] (1)Cl2(g)+P(s)===PCl3(g) ΔH=-306kJ/mol

(2)PCl5(g)PCl3(g)+Cl2(g) ΔH=+93 kJ/mol

25% 大于

(3)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降温有利于提高产率,防止产物分解

(4)-399 kJ/mol 等于

试题详情

14.A-G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D为单质,G是含A元素的酸性气体。已知:A(s)+B(g)===C(g)+D(g) ΔH=+131.4 kJ·mol1,某同学实验测知,4 g A发生上述反应吸收43.8 kJ的热量。

(1)写出A元素的名称________。

(2)另外知:

A(s)+O2(g)===G(g) ΔH=-393.6 kJ·mol1

C(g)+O2(g)===G(g) ΔH=-283 kJ·mol1

D(g)+O2(g)===B(g) ΔH=-242 kJ·mol1

由此判断“因为283 kJ·mol1+242 kJ·mol1>393.6 kJ·mol1,所以A燃烧时加少量B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O2-→C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A(s)+B(g)===C(g)+D(g)

ΔH=+131.4 kJ·mol1

n(A)==mol

M(A)==12 g·mol1,故A为碳,B为H2O,C为CO,D为H2,G为CO2,E为浓H2SO4或浓HNO3

(2)可把3个热化学方程式具体写为:

C(s)+O2(g)===CO2(g) ΔH=-393.6 kJ·mol1

CO(g)+O2(g)===CO2(g) ΔH=-283 kJ·mol1

H2(g)+O2(g)===H2O(g) ΔH=-242 kJ·mol1

两种途径反应热分别为:-283 kJ·mol1-242 kJ·mol1+131.4 kJ·mol1=-393.6 kJ·mol1和-393.6 kJ·mol1,可见是相等的。

(3)将C(s)+O2(g)===CO2(g) ΔH=-393.6 kJ·mol1和CO(g)+O2(g)===CO2(g) ΔH=-283 kJ·mol1两式相减即得C+O2-→CO的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 (1)碳

(2)不正确,因为1 mol A与O2直接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93.6 kJ,而1 mol A先与B反应生成C和D,C和D再与O2反应,共放热量-131.4 kJ+283 kJ+242 kJ=393.6 kJ,两者相同

(3)C(s)+O2(g)===CO(g) ΔH=-110.6 kJ·mol1

试题详情

13.(2010年嘉兴质检)(1)①根据下列图示,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根据如图所示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当H2O为液态时,其反应热值小于41 kJ/mol

(2)已知16 g固体硫完全燃烧时放出148.4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某温度下,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两条曲线产生区别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图表示反应放出41 kJ的热量。

②以图示形式将反应CO2(g)+H2(g)===CO(g)+H2O(g)的质变与能变呈现出来,并要求判断反应类型及ΔH情况。根据所给图示可知,A选项将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弄反了,故不对;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选项正确,则C选项错误;D选项未限定H2O的物质的量,故不对。答案为B。

(3)b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反应的热效应不会改变。

[答案] (1)①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

②B

(2)S(s)+O2(g)===SO2(g) ΔH=-296.8 kJ/mol

(3)N2(g)+3H2(g)2NH3(g) ΔH=-92 kJ/mol

a不使用催化剂,b使用了催化剂

试题详情

12.将V1 mL 1.0 mol·L1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 mol·L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解析] 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B对;中和反应有水生成,但有水生成的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是吸热反应,D错;从图中分析可知,当加入5 mL HCl溶液和45 mL NaOH溶液时,反应后的溶液温度为22 ℃,故实验时环境温度小于22 ℃,A错;加入HCl溶液30  mL时反应放热最多,应是酸碱正好中和,故c(NaOH)=1.0 mol·L1×30 mL/20 mL=1.5 mol·L1,C错。

[答案] B

试题详情

11.(2009年天津高考)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Na2O2(s)+CO2(g)===Na2CO3(s)+O2(g) ΔH=-226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上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

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解析] CO的燃烧热是283 kJ/mol,A项数据的单位不对。B项的图象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都应是2 mol。由题中的反应得:2Na2O2(s)+2CO2(g)===2Na2CO3(s)+O2(g) ΔH=-452 kJ/mol,当反应物中的CO2为固态时,因为固体变成气体要吸热,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而放热反应的ΔH是负值,所以C项正确。根据题中两个反应得:Na2O2(s)+CO(g)===Na2CO3(s) ΔH=-509 kJ/mol,即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

[答案] 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