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4506  434514  434520  434524  434530  434532  434536  434542  434544  434550  434556  434560  434562  434566  434572  434574  434580  434584  434586  434590  434592  434596  434598  434600  434601  434602  434604  434605  434606  434608  434610  434614  434616  434620  434622  434626  434632  434634  434640  434644  434646  434650  434656  434662  434664  434670  434674  434676  434682  434686  434692  434700  447090 

7.(巢湖市六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用中子轰击氧原子核的核反应方程式为++。对式中X、a、b的判断正确的是                      (   C  )

A.X代表中子,a=17,b=1

B.X代表电子,a=17,b=-1

C.X代表正电子,a=17,b=1

D.X代表质子,a=17,b=1

试题详情

6.(合肥35中2009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康普顿效应和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粒子的波动性

B.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用来确定原子核电荷量和估算原子核半径

C.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能量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减小

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了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

(2)一个高能光子,经过重核附近时与原子核场作用,能产生一对正负电子,请完成相应的反应方程:        .已知电子质量m1=9.1x10-31kg,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则光亏的能量至少为      

答案:(1)BD   (2)   1.64×10-13J

试题详情

5.(芜湖一中200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钍核,具有放射性,它放出一个电子衰变成镤核,伴随该过程放出光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BD  )

   A.该电子就是钍原子核外的电子       

B.光子是衰变过程中原子核放出的

C.给钍元素加热,钍元素的半衰期将变短 

D.原子核的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

试题详情

4.(2009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某放射性元素经过6 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生成了新核.则新核和原来的原子核相比  (  D  )

A.质子数减少了12      B.质子数减少了20

C.中子数减少了14      D.核子数减少了24

试题详情

1.(巢湖市六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在天然放射性物质附近放置一带电体,带电体所带的电荷很

快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 B )

A.γ射线的贯穿作用    B.α射线的电离作用

C.β射线的贯穿作用    D.β射线的中和作用

试题详情

15.(09·海南物理·19) (II)钚的放射性同位素静止时衰变为铀核激发态粒子,而铀核激发态立即衰变为铀核,并放出能量为光子。已知:粒子的质量分别为

(1)写出衰变方程;

(2)已知衰变放出的光子的动量可忽略,球粒子的动能。

解析:(Ⅱ)(1)衰变方程为       

       

或合起来有

        

      (2)上述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为

        

放出的能量为

      

这能来那个是轴核的动能粒子的动能光子的能量之和

       

由④⑤⑥式得

       

设衰变后的轴核和粒子的速度分别为,则由动量守恒有

     

又由动能的定义知

       

由⑧⑨式得

      

由⑦⑩式得

      

代入题给数据得

      

2009年联考题

试题详情

14.(09·山东物理·38) (1)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是用加速后动能为0.5MeV的质子H轰击静止的X,生成两个动能均为8.9MeV的He.(1MeV=1.6×-13J)

①上述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

②质量亏损为_______________kg。

解析:(1)

考点:原子核

试题详情

13.(09·江苏卷物理·12.C)在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和正电子(),即中微子++,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B)0和1     (C)1和 0    (D)1和1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即+2。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   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    

(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

答案:C.(1)A; (2),遵循动量守恒。

解析:(1)发生核反应前后,粒子的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均不变,据此可知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都是0,A项正确。

(2)产生的能量是由于质量亏损。两个电子转变为两个光子之后,质量变为零,由,故一个光子的能量为,带入数据得=J。

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故系统总动量为零,故如果只产生一个光子是不可能的,因为此过程遵循动量守恒。

试题详情

12.(09·浙江自选模块·13)(3)水(包括海水)是未来的“煤炭”,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能源问题。这是指   (填“氢能”、“核能”、“氢能和核能”)和利用。请说明理由。

答案一:核能

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核聚变的材料氘,通过核聚变能够释放大量的核能。

答案:核能和氢能

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核聚变的材料氘,通过核聚变能够释放大量的核能。氢能有便于储存与运输的优点,也可以为解决能源问题做出贡献。

试题详情

11.(09·浙江自选模块·13) “物理1-2”模块(2)科学家经过实验,发现在粒子(氦核),p(质子)及n(中子)这3种粒子中,中子的穿透能力最强,质子次之,粒子最弱。某同学对影响粒子穿透能力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合理的假设是       (  ABC  )

A.穿透能力一定与粒子是否带电有关

B.穿透能力可能与粒子质量大小有关

C.穿透能力一定与粒子所带电荷量有关

D.穿透能力一定与质量大小无关,与粒子是否带电和所带电荷量有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