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一起让学生写化学方程式,学生常会将⑵式错写成FeSO4+ H2S ® FeS↓+H2SO4 ,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分析错误原因和这类化学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断规律,效果显然比平铺直叙地讲解好得多。
当然,这里所涉及的各种启发式教学法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但其共同特点是:在充分肯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突出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和动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把学生蕴藏的学习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启发式教学法将有更加丰富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黄筱琴.“启发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西部科学,2006,(31):87
(六)陷阱启发
陷阱启发,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常见错误,有意而巧妙地设置一个思维“陷阱”。故意将学生诱入其中,使其被陷而“顿悟”。达到“吃一堑,长一智”加深对知识理解掌握之目的。例如:在学习 PH计算时,有意将以下两题放在一起讨论:
1.在常温下,将10毫升PH = 3的盐酸稀释至100毫升,溶液的PH为多少?
2.在常温下,将1毫升PH = 9的苛性钠溶液稀释至1000毫升,溶液的PH为多少?
在第2题中给学生设置以下两个“陷阱”:
(1)碱溶液稀释时,溶液的碱性减弱,PH应降低,而学生受前题干扰,想当然地变成了升高,答成了PH = 12 。
(五)信息启发
许多化学试题给解题者提供大量、错综复杂的信息,捕捉有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是解决问题的要害,教师应着力点拨学生将隐蔽的弱信息挖掘出来,以补充解题信息不足,确保解题通畅,并识别干扰信息,确保解题正确。试看一错误率很高的上海高考试题:浅绿色的Fe(NO3)2 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Fe2+ +2H2O Fe(OH)2 +2H+ 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的颜色是变深,变浅,不变,变黄四个选项。很多学生误选变深,这时我启发学生对题目重新审阅,在题目所给的平衡反应式之后,有没有隐含着什么?同学们恍然大悟, Fe2+ 、 NO3- 、 H+ 三者之间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启发之后,有的同学为自己审题不细而懊悔,有的却陷入了沉思中。这说明,教师要细心体会学生思维的触发点,巧妙启发,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验启发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这些都是教师施展教学启发艺术的极好素材,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有浓厚兴趣的特点,通过巧妙地改进实验演示的方法、内容和时间,利用实验设置疑团、提出问题,使实验变得富有探索性和启发性,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析疑解惑,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铝、铁在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部分同学总持怀疑态度,理由是:稀硝酸都能与铝、铁反应,那么与浓硝酸应该更剧烈。我补充演示这一实验,当同学们看到铝片在盛有浓硝酸的烧杯中很 “安详”时,怀疑的同学频频点头,我趁势加水将浓硝酸稀释,短时间内就看到许多气体产生,现象的强烈反差,进入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境,同学们眼见为实,疑团顿消。
(二)幽默启发
幽默是一种用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使人在笑声中领会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生动形象,并且带上幽默的语言,可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驱除疲劳,保持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与理解的效果。比如,学生书写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时,常常漏写电解条件,错误屡纠屡犯。我换成这样的语言:假如食盐遇水能自发地生成氯气和烧碱,那么.我们每天炒菜时不知道要毒死多少厨师,烧死多少人啊!因为不仅炒出来了氯气毒人,在食物中还炒出了烧碱!或者当我们喝下食盐水时,胃里面会不会产生烧碱呢?鼻孔会不会左边冒氯气,右边冒氢气,点燃还会燃烧呢!学生无不大笑.同时也会对自己的粗心印象深刻。从此以后.学生在写这些方程式时就很少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三)设疑启发
设疑启发,是指教师利用问题来有效地引导并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作进一步深入思考。例如,讲电解质概念时,可启发学生:电解质概念中为什么用了一个“或”字?可否将“或”字改为“和”字?若改成“和”字哪些物质将被开除出电解质?若将概念中的“化合物”改为“物质”又将如何?这样一“引”学生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就比较全面、深刻了。又如苯酚性质的教学,其实验程序为:苯酚加少量水变浑浊,加热变澄清,冷却后又变浑浊,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又变澄清,吹入二氧化碳又变浑浊。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下列问题:
①为什么苯酚加少量水得浊液?加热又转澄清,冷却又变浑浊?
②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为什么溶液又转澄清?
③吹入CO2为什么又变浑浊?
然后引导学生推理:
①苯酚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②苯酚的酸性与羟基和苯环的关系。
③苯酚的酸性跟碳酸强弱的比较。
在层层设疑、层层逼进、不断探究的情况下,师生登上解决问题的高峰。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学观,是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应贯彻的总体原则,具体实施哪种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要按照化学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差异具体设计。以下是本人运用较多的几种启发式教学方式。
新课标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特别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提出了掌握化学学习的方法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认识科学探索的方法和培养问题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发展学生化学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也就是说,要让学生体验到化学学习的乐趣,逐步激起探索物质世界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式教学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据此,我认为在新课标下启发式教学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教学观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通过教师启发、诱导,主要依靠学习者自身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共同活动,教学相长。
(2)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要靠自己动手、动口、动脑来获得活的知识,增加创造能力。
(3)在教学手段上,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而不是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加班加点等办法来提高学生成绩。 (4)在教学目标上,重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与能力并重,学习与创造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把学生培养成全方位发展的有创造力的人才。
22.(本小题满分12分)4个男同学和3个女同学站成一排.
(1)若3个女同学必须排在一起,则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若任何两个女同学彼此不相邻,则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3)若其中甲、乙两同学之间必须恰有3人,则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4)若甲、乙两人相邻,但都不与丙相邻,则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5)若女同学从左到右按高矮顺序排,则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3个女生身高互不相等)
解:(1)3个女同学是特殊元素,我们先把她们排好,共有A种排法;由于3个女同学必须排在一起,我们可视排好的女同学为一整体,再与男同学排队,这时是5个元素的全排列,应用A种排法.由乘法原理,有AA=720种不同排法.
(2)先将男生排好,共有A种排法;再在这4个男生的中间及两头的5个空当中插入3个女生,有A种方法.故符合条件的排法共有AA=1440种.
(3)甲、乙2人先排好,有A种排法;再从余下的5人中选3人排在甲、乙2人中间,有A种排法;这时把已排好的5人视为一个整体,与最后剩下的2人再排,又有A种排法;这样,总共有AAA=720种不同排法.
(4)先排甲、乙和丙3人以外的其他4人,有A种排法;由于甲、乙要相邻,故再把甲、乙排好,有A种排法;最后把甲、乙排好的这个整体与丙分别插入原来排好的4人的空当中,有A种排法;这样,总共有AAA=960种不同排法.
(5)从7个位置中选出4个位置把男生排好,有A种排法;然后再在余下的3个位置中排女生,由于女生要按高矮排列,故仅有一种排法.这样共有A=840种不同排法.
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2+1)n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之和等于(x2+)5的展开式的常数项,而(a2+1)n的展开式的系数最大的项等于54,求a的值.
解:由(x2+)5,得
Tr+1=C(x2)5-r()r=()5-r·C·x,令Tr+1为常数项,则20-5r=0,
所以r=4,常数项T5=C×=16.
又(a2+1)n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之和等于2n,由此得到2n=16,n=4.
所以(a2+1)4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是中间项T3=Ca4=54.所以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