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3180  433188  433194  433198  433204  433206  433210  433216  433218  433224  433230  433234  433236  433240  433246  433248  433254  433258  433260  433264  433266  433270  433272  433274  433275  433276  433278  433279  433280  433282  433284  433288  433290  433294  433296  433300  433306  433308  433314  433318  433320  433324  433330  433336  433338  433344  433348  433350  433356  433360  433366  433374  447090 

2.领会断臂之美,了解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试题详情

《新诗鉴赏辞典》公木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

《新时期诗歌美学考察》张德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米洛斯的维纳斯

华中师大一附中  赵遂香

[教学目标]

1.紧扣文本,通过解读重点语句来领会本文的观点,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试题详情

(三)作业:将本诗改写成一篇300字以上的散文。

试题详情

(1)导入:

第一次给同学们上课。我特地带来一件礼物送给大家。这是一首罗大佑的歌。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请大家边听边体悟这首歌的情感基调。(课件演示)

问:从这首歌的主旋律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怎样的一种情感基调呢?

明确:哀婉

过渡:这首歌,除罗大佑外,还曾被两位歌手演唱过。它在台湾的传唱程度不亚于南唐李后主。而这首歌的歌词更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正是郑愁予的这首抒情绝唱--《错误》。

朗读

让我们一起齐读这首凄哀的小诗吧。(课件显示全诗)。

点评朗读:注意语气不要太重,节奏舒缓一些会更好。

(2)分析诗文

① 讲解字词:(课件演示)打,介词,从。向晚,指傍晚;向,接近。跫音:脚步声。

②整体感知:在这首诗里,作者为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过客打江南过。惊扰了一位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女子以为过客是回家的丈夫。其实不是。

请大家展开自己的想象,想想在这个故事里女子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这是一个由期待到惊喜再到极度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课件演示)

期待     惊喜    失望

美读

③理解主题:

讨论:本诗题为“错误”,为何这是一个错误?

明确:(1)女子误以为是心上人归来;(2)“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院中的女子。

问:诗中的过客与女子的相遇是一个错误,为什么又是美丽的?

明确:这过程是美丽的,因为游子的出现引起了诗歌中女主人公情绪的激动,使她的生活泛起了涟漪,有了情节,打破了原本的死寂。(课件演示)

   (蹄声)  (过客)

期待     惊喜    失望

(美丽)  (错误)

迁移:类似的“美丽的错误”在前人的诗词作品中也曾出现过。我们来分析并指出温庭筠《梦江南》中的“美丽的错误”。(课件显示)。

明确:温词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写“美丽的错误”的。在这首词中,我们同样感悟到了那幸福的激流袭过女子心头后迅速转变为深深的失落。

点个别同学起来读,学生自己评。

品读

下面听老师为大家朗诵一遍,划出你认为好的字句。

问: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些词或句子,并说说理由。

分析意象:

明确:莲花通常给人幽静的感觉,“莲花的开落”,这是一个变化着的意象,莲花独自幽寂的自开自落,一方面暗示“我”与她分别时间之久,另一方面说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心如江南的这座小城一样,封闭、寂寞。像傍晚的街道一样落寞、孤单。更像紧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这些意象委婉曲折的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描摹出思妇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女子思念自己丈夫时寂寞哀怨的形象。

(课件演示)

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期   寂寞的城--封闭、寂寞

待   街道向晚--落寞、孤单

窗扉紧掩--封闭

指导:这一节重在表现思妇等待归人的哀怨,应读出凄婉的感觉来。

④体会诗歌的现代感与古典美的结合:

过渡:所以作家杨牧评价郑诗时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课件显示这句话)

问:为什么说他是中国的中国诗人?

明确:第一个“中国”指从地域、国籍、血统等上讲是中国的。第二个“中国”是指从情感、构思和意象等上讲是中国的。

总结:从郑愁予的这首新诗中我们不难发现,他选用的所有意象都可以在唐诗宋词中找到;写游子羁旅之苦和写思妇幽闺之怨的题材更是从《诗经》开始,酿造千年,沿用至今;“美丽的错误”这一经典构思则从温庭筠《梦江南》中化用而来。这些因素给本诗带来了一种浓郁的古典美,诗人巧妙地将这种古典的美进行了现代转化。使这首新诗仍然散发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情味。

(课件演示)

错 误

               莲花、街道

             意象: 东风、柳絮

                   窗扉……

 中国传统情味      思妇词

               题材:

游子谣

构思:美丽的错误

⑤反复咏诵:进一步品味诗歌,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1.先点个别学生读,学生评,师结。

2.然后听朗诵录音(课件演示),全班同学模仿朗读。

(课件演示)朗读注意事项:1、音调的高低。2、语速的快慢。3、语音的轻重。4、停顿的长短。

3.有感情地齐背全诗。

试题详情

3、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体验和迁移拓展,体会自古以来思妇等待归人和过客不归的复杂情感,与诗歌实现真正意义上思想的交流。

试题详情

2、  能力目标:(1)学会抓住诗歌语言所描绘的意象,通过对课文信息的拓展,借助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2)结合对诗歌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会挖掘诗歌主题的多义性。

试题详情

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闺怨诗的特点以及郑愁予对古代闺怨诗的继承和发展。

试题详情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新的语文教材把第一单元作为诗歌单元,目的是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因此,授课时必须侧重于对诗歌的朗读和欣赏。《错误》这首诗短小而精美,它用西方现代派的手法讲述了一个传统的中国故事。虽是新诗,但古典情味浓厚,这首诗的学习就是围绕解读古典情味来进行的分析品读。分析意象时主要抓比喻的赏析,让学生了解新诗创作中比喻手法的运用。在理解诗歌主题方面则具体结合温庭筠《梦江南》、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来学习,通过对游子谣与思妇词这两种传统题材的学习,以及对错误主题传统性的剖析,进一步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这些问题主要通过引导感悟、讨论发现完成。

试题详情

全诗共分三节。

   第一节的两句诗写“我”骑马在江南赶路,一位寂寞“佳人”在这里苦苦等待。“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象,它在诗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我”与她分别的时间之长,一是说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第二节五行诗全都在描绘思妇等待的形象:时节虽是阳春,但由于“心上人”仍未归来,所以她丝毫也未感觉到柳絮飘飞的春意。她的心寂寞犹如小城的傍晚,惆怅犹如紧掩的窗扉。这几行诗不禁让我们想起唐代温庭筠《梦江南》。由此也可见出郑诗的古典韵味。

   第三节写我从她的身边路过,她也许能隐约听到这“达达的马蹄声”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美丽的错误”是全诗最让人激赏的字眼,我的到来给她带去了瞬间的希望,这确实是美丽的,但我不是她要等的人,这无疑是一个错误,诗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真可谓妙笔生花。全诗情意缠绵,格调凄婉,含蓄蕴藉,韵味悠长。

   这首诗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鲜明的韵律感,具有古典美的意象和比喻以及含蓄动人的故事情境,是这首《错误》风靡一时并具有长久艺术生命力的原因。

试题详情

错 误

黄石二中  杜俊杰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婵°倗濮寸换姗€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诲┑鐘叉搐缁狀垶鏌ㄩ悤鍌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