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5984  445992  445998  446002  446008  446010  446014  446020  446022  446028  446034  446038  446040  446044  446050  446052  446058  446062  446064  446068  446070  446074  446076  446078  446079  446080  446082  446083  446084  446086  446088  446092  446094  446098  446100  446104  446110  446112  446118  446122  446124  446128  446134  446140  446142  446148  446152  446154  446160  446164  446170  446178  447090 

44.(07年广东)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段起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填AB、BC、CD、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

碰前总动量=______kg·m/s    碰后总动量=______kg·m/s

答案:(1) BC  DE  (2)0.42kg·m/s  0.417kg·m/s

试题详情

43.(07年广东)将下列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

A.选取第1、2点的距离接近2mm的一条纸带,在这条纸带上选定计数点.

B.将铁架台放在实验桌上,用附夹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

C.换新纸带重复实验.

D.量出从首点到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并算出各计数点的即时速度.

E.比较△EK和△EP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近似相等.

F.在重锤上夹持一纸带,并将它从打点计时器的复写纸下面穿过限位孔,手持纸带保持竖直方向,接通电源后,松手让重锤牵引纸带下落,得到打点的纸带.

G.计算各计数点的动能增加量△EK和势能减小量△EP.

答案:此题正确的排序为B、F、C、A、D、G、E.

试题详情

42.(07年广东)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一个同学打出了5条纸带后,测出了纸带中相邻的每五段间的距离和每条纸带对应的小车的受力情况(见表),处理数据后在图2所示的坐标中画出a-F图线.

 解:先根据所给的数据利用公式△s=at2算出小车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加速度值,分别为0.25m/s2、0.50m/s2、0.75m/s2、1.00m/s2、1.25m/ s2.如图2所示,在坐标系中标点后,画出图线为一条直线.

试题详情

41.(07年广东)重锤自由下落时打出一条纸带如图1所示,计算打下C点时的速度和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的数值

解析:计算C点的速度VC=SBD/2T=2.28(m/s)计算加速度有两种方法:

(1)a=Δs/T2 =9.50m/s2

(2)a=(Vc-VB)/T=9.50m/s2

试题详情

40.(湖北省八校2008届第一次联考)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用刻度尺测出悬点到小球底端的长度如图甲所示,然后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再用停表测出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丙所示。则测出的小球直径为___________cm,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___s,单摆的摆长为________________cm 。

答案:1.94cm或1.95cm (2分)  1.87s (2分)    87.42cm-87.46cm(

试题详情

39.(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

上的运动,实验中使用的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甲安装好实验器材;

②接通电源生,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

③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0、1、2……6点所示;

④测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记作s1、s2、s3……s6

⑤通过测量和计算,判断出小车沿平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利用该同学测量的数据可以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     

(2)若该同学在实验中用量角器还测出了平板斜面的倾角a,且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g,则在以下物理量中,还能计算出      (填字母序号)。

A.小车的质量

B.小车与平板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C.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D.小车滑下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答案:20.(1)

     (2)B

试题详情

38.(宿迁市2008届第一次调研)某校学习兴趣小组在研究“探索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图是某次实验得出的纸带,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舍去前面比较密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d1=3cm,d2=7.5cm,d3=13.5cm,则

(1)物体做      的运动,理由是         ;(2)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     m/s;(3)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      m/s2.

答案:(1)匀加速直线(1分) Δs=常数(2分)  (2)0.375m/s(2分)

(3)1.5m/s2 (2分)

试题详情

37.(海门市2008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1)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所示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当电源频率为50 Hz时,每隔0.1 s取一个计数点,它们是图中abcdef等点,这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平均值是____________(取两位有效数字).若电源频率高于50Hz,但计算仍按50Hz计算,其加速度数值将_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除需要测出小车的质量m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的阻力的计算式为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8m/s2 (0.8~0.82范围均正确) 偏小 

(2) 斜面的高h与斜面的长L(或斜面的倾角θ) 

试题详情

36.(淮安、连云港、宿迁、徐州四市2008第2次调研)⑴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如图甲所示,图示的读数是    mm;

 

⑵科学规律的发现离不开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可以分为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下面我们追寻科学家的研究足迹用两种方法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

Ⅰ.理论探究: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有关运动学公式,推导在恒定合外力的作用下,功与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请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写出你的推导过程。

Ⅱ.实验探究:

①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a.______     _      ___;b.                ____

②如图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     

 

答案:⑴104.05(或104.10也得分)(2分)

 ⑵Ⅰ推导(2分):牛顿第二定律得Fma,由运动学公式得v22v12=2ax,由功的定义式

WFx,三式联立得W

   Ⅱ①a.平衡摩擦力(1分)  b.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1分)  ②(2分,其它正确也得分)  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 (2分)

试题详情

35.(淮安、连云港、宿迁、徐州四市2008第三次调研)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等。一位同学在学习了滑动摩擦力之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两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于是他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

(1)这位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成正比,这属于上述科学探究的    环节。

(2)为完成本实验,需要自己选用器材,其中他选用的木块应是下列选项中的    

A.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体

B.各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正方体

C.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D.各面粗糙程度不同,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3)在本实验中,该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

方案二:木块与弹簧秤相连,弹簧秤水平固定,通过细绳水平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

 

①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更易于操作的是  ▲  (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②该实验应该记录的数据有                     

③如何根据数据分析并判断原来的猜想?               

答案:⑴②或猜想与假设

⑵C

⑶①方案二

②列表记录弹簧秤的读数、摩擦力的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

③根据数据分析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作出判断;或分析弹簧秤的读数与接触面积的关系。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