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有一瓶可能部分被氧化的Na2SO3溶液,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此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下述有关此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2SO3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加入Ba(NO3)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
C.加硝酸后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BaSO4
D.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
解析:Na2SO3具有还原性,放置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a2SO4,取少量溶液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3,亦可能是被氧化后生成了BaSO4,亦可能二者兼有,加入足量的稀硝酸,仍有白色沉淀,此时沉淀为BaSO4;因BaSO3、BaSO4都是白色沉淀,故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溶液是否部分被氧化,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11.(2009·厦门一中)奥运会会标是五环旗,假定奥运五环旗中的一环表示一种物质,相连环物质间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常见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四种反应中必须包含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及复分解反应,适合的一组是( )
选项 |
蓝 |
黑 |
红 |
黄 |
绿 |
A |
SiO2 |
CuSO4溶液 |
O2 |
NaOH 溶液 |
Ag |
B |
O2 |
稀H2SO4 |
CO2 |
Fe |
NaOH溶液 |
C |
O2 |
稀H2SO4 |
Al(OH)3 |
NH3 |
NaOH溶液 |
D |
Mg |
CO2 |
KOH溶液 |
Al |
Fe2O3 |
解析:可采用排除法。A项中无置换反应,A项错误;O2与Fe发生化合反应,铁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稀H2SO4、CO2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B项正确;C项中无置换反应,C项错误;D项中无化合反应,D项错误。
答案:B
10.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磷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则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氧化物
B.稀硝酸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同理稀硫酸也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
C.CO2与SiO2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
D.NaHCO3、(NH4)2CO3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则Na2CO3固体受热后也能生成气体
解析:磷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只生成P2O5,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C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也只有CO2,A项正确;稀硝酸有强氧化性,可将木炭氧化成CO2,稀硫酸无强氧化性,与木炭不反应,B项错误;CO2为分子晶体,而SiO2为原子晶体,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C项错误;Na2CO3的热稳定性很好,加热很难发生分解,D项错误。
答案:A
9.(2009·江西师大附中二模)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
A.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B.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开始有沉淀出现,后来沉淀又溶解
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D.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溶液又变浑浊
解析: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通入CO2过量,生成NaHCO3,但H2SiO3沉淀不溶解,A项错误;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盐酸,开始由于胶体发生聚沉,出现沉淀,随着反应Fe(OH)3+3HCl===FeCl3+3H2O进行,沉淀溶解,B项正确;Ca(ClO)2溶液中通入CO2,Ca(ClO)2+CO2+H2O===2HClO+CaCO3↓,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品红溶液褪色,C项正确;将CO2通入Ca(OH)2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生成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后发生反应CO2+H2O+CaCO3===Ca(HCO3)2,沉淀消失溶液又变澄清,若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又会发生反应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又变浑浊,D项正确。
答案:A
8.(2009·衡水中学)有a、b、c、d、e五种气体,进行下列实验:
(1)a和b混合 |
气体变红棕色 |
(2)c和d混合 |
产生白烟 |
(3)c和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 |
溴水都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 |
(4)b和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 |
都产生淡黄色浑浊 |
a、b、c、d、e依次可能是( )
A.O2、NO、HCl、NH3、CO2
B.O2、NO、NH3、HCl、SO3
C.NO、O2、NH3、HCl、SO2
D.HCl、CO2、NH3、H2S、CH4
解析:由a和b混合,气体变成红棕色,可知a和b为NO与O2的混合气;b通入氢硫酸中产生淡黄色沉淀,则b为氧气,a为NO;c和d混合产生白烟,则c和d为NH3、HCl的混合气;c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则c为NH3,d为HCl;e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e通入氢硫酸中产生淡黄色浑浊,则e为SO2。
答案:C
7.(2009·石家庄二中)为了证明[(NH4)2Fe(SO4)2·6H2O(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Fe2+、SO和H2O,下列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口有液体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结晶水
B.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得淡绿色溶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Fe2+
C.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加少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
D.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放入试管,加入少量稀NaOH溶液,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
解析:将晶体加热,试管口有液体,可证明晶体中有结晶水,A项正确;Fe2+遇KSCN溶液不变色,加入氯水后可被氧化为Fe3+,溶液变血红色,可证明有Fe2+的存在,B项正确;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含有SO,C项正确;在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不能产生NH3,故不能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D项错误。
答案:D
6.下列关于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氨既能用浓硫酸干燥也能用无水CaCl2干燥
B.NH3是电解质,所以氨水能导电
C.沸点:NH3<PH3<AsH3
D.用水吸收NH3用如图装置可防止倒吸
解析:氨气是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A项错误;氨本身不能发生电离,NH3是非电解质,其水溶液导电是由于生成的NH3·H2O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B项错误;由于NH3分子之间可形成氢键,故其沸点比PH3高,C项错误;四氯化碳为非极性分子,NH3是极性分子,不溶于四氯化碳,故可防止倒吸,D项正确。
答案:D
5.(2009·吉林七校)烧瓶中放入铜片和稀硝酸,用酒精灯加热来制取较纯净的一氧化氮,反应开始后发现烧瓶中充满棕红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是( )
A.立即接收集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
D.立即用排水法收集
解析:在制取NO过程中,常常会混有NO2气体,要得到纯净的NO,需除去混有的NO2的气体。直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得到纯净的NO气体,A项错误;NO中的NO2是由于NO和装置内的空气发生反应得到的,所以不能自行消失,B、C项错误;由于N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NO和硝酸,故可以直接用排水法收集到纯净的NO,D项正确。
答案:D
4.(2010·浙江金丽衢联考)绿色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的实验新方法,以减少污染,防止浪费等。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是( )
A.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CuSO4,并用少量品红溶液吸收尾气
B.将CO还原Fe2O3后的尾气直接排入空气中
C.用CCl4完成萃取操作练习时,将溴水改成碘水
D.将Zn和稀硫酸制H2后的废液倒入水槽后再清洗玻璃仪器
解析:品红溶液可以用来检验SO2气体,但不能用来吸收尾气,A项错误;CO还原Fe2O3后的尾气中含有少量CO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B项错误;溴易挥发,而碘不易挥发,C项正确;锌与稀硫酸制氢气后的废液倒入水槽会污染环境,D项错误。
答案:C
3.(改编题)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SO2、漂白粉、活性炭、过氧化钠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是SO2
解析:浓硫酸浓度降低的原因是由于吸水,而浓盐酸浓度降低的原因是由于氯化氢气体的挥发,所以两者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A项错误;SO2漂白是利用其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漂白粉、过氧化钠漂白是利用其强氧化性,破坏有色物质的结构,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将有色物质吸附在活性炭的表面,故漂白原理不同,B项错误;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是由于吸收CO2和水生成HClO,然后见光分解,而水玻璃的变质是由于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硅酸的缘故,两者也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C项错误;能使品红溶
液褪色的物质除SO2外,氯水、过氧化钠等也可使品红溶液褪色,D项正确。
答案: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