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7444  7452  7458  7462  7468  7470  7474  7480  7482  7488  7494  7498  7500  7504  7510  7512  7518  7522  7524  7528  7530  7534  7536  7538  7539  7540  7542  7543  7544  7546  7548  7552  7554  7558  7560  7564  7570  7572  7578  7582  7584  7588  7594  7600  7602  7608  7612  7614  7620  7624  7630  7638  447348 

4.下列有关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铁可以由相关物质通过化合反应而制得

B.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它与卤素(X2)反应的生成物均为FeX3

C.氢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Fe(OH)3+3HI===FeI3+3H2O

D.铁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4周期 ⅧB族

解析:利用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可制取氢氧化铁,所以A项正确;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随其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弱,I2与Fe反应的生成物为FeI2,即Fe3+的氧化性大于I2的氧化性,因此Fe3+可氧化I,则B、C项错误;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4周期Ⅷ族,D项错误。

答案:A

试题详情

3.向100 mL 0.25 mol/L 的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的澄清溶液,则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 )

A.3.45 g  B.2.3 g  C.1.15 g  D.0.575 g

解析:由题意可知,Na与AlCl3恰好完全反应,AlCl3的物质的量为 0.025 mol,根据Al元素守恒,计算得NaAlO2的物质的量为 0.025 mol;由Cl元素守恒,得NaCl的物质的量为 0.075 mol,则生成物中钠元素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所以加入金属钠的质量为2.3 g。

答案:B

试题详情

1.红珊瑚栖息于200-2000 m的海域,产于台湾海峡、南中国海,它与琥珀、珍珠被统称为有机宝石。在中国,珊瑚是吉祥的象征,一直用来制作珍贵的工艺品。红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大量堆积形成的干支状物,其红色是因为在海底长期积淀某种元素,该元素是( )

A.Na  B.Fe  C.Si  D.Cu

解析:根据平常对各元素的化合物性质的了解得知,铁的化合物多数有颜色,红色的比较多。

答案:B

试题详情

22.(2010·名校联考)(1)常温下,0.1 mol/L的醋酸和0.1 mol/L的盐酸各100 mL,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前者__________后者(填“<”“>”或“=”)。

(2)常温下,0.1 mol/L的醋酸和pH=1的醋酸各100 mL,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产生的气体前者比后者__________。

(3)在25 ℃条件下将pH=5的氯化铵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溶液的pH为(填选项字母,下同)__________。

A.5      B.7

C.3-5之间  D.5-7之间

(4)25 ℃时,向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当晶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将_____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室温下,向0.1 mol/L的H2SO4中加入足量的锌粒,若想减慢H2产生的速率,但又不影响H2的体积,可以向硫酸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试剂。

A.碳酸钠晶体

B.醋酸钠晶体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水

解析:(1)醋酸、盐酸均是一元酸,体积、浓度均相等,则提供等量H+,产生气体相等。

(2)醋酸是弱酸,pH=1的醋酸浓度要远大于0.1 mol/L,故等体积时与足量Zn反应,pH=1的醋酸产生气体多。

(3)pH=5的氯化铵溶液稀释100倍后,浓度变小,水解程度增大,因此H+浓度小于105而大于107,即选D。

(4)加入醋酸钠晶体,使醋酸电离平衡向逆向移动,H+浓度减小,故pH增大。

(5)减慢H2产生速率,但不影响产生H2的体积,则可减小H+浓度,但不减少H+物质的量,故选B、D。

答案:(1)= (2)少 (3)D (4)A (5)BD

试题详情

21.(1)现有0.1 mol/L的纯碱溶液,试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其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该溶液pH的范围一定介于__________之间。

(2)为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引起的,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纯碱由于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水解程度较小,所以其pH应小于同浓度的一元强碱的pH。要证明碱性与CO有关,可以用化学反应将CO除去,对比反应前后溶液的酸碱性即可。

答案:(1)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 CO+H2OHCO+OH 7-13

(2)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引起的

试题详情

0.2 mol/LHCl溶液中c(H+)=0.2 mol/L,由水电离产生c(H+)=c(OH)==5×1014 mol/L。

(2)0.2 mol/LMOH溶液与0.1 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MOH与MCl物质的量相等,混合后溶液pH<7,说明M+水解趋势大于MOH电离趋势。

(3)pH=3的HR溶液c(H+)=103 mol/L,pH=11的NaOH溶液中c(OH)=103 mol/L。因HR与NaOH等体积混合后pH≠7,故HR一定为弱酸,酸过量,故pH<7。

答案:(1)> (2)< (3)<7

试题详情

20.(1)常温下将0.2 mol/LHCl溶液与0.2 mol/LM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6,则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__0.2 mol/L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填“>”“<”或“=”)

(2)常温下若将0.2 mol/LMOH溶液与0.1 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说明在相同条件下MOH的电离程度__________MCl的水解程度。(填“>”“<”或“=”)

(3)常温下若将pH=3的H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__。(填“>7”“<7”或“无法确定”)

解析:(1)由反应后溶液pH=6知MOH为弱碱,故反应后的溶液pH=6为M+水解产生的,由水电离产生c(H+)=106 mol/L。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