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46067  446075  446081  446085  446091  446093  446097  446103  446105  446111  446117  446121  446123  446127  446133  446135  446141  446145  446147  446151  446153  446157  446159  446161  446162  446163  446165  446166  446167  446169  446171  446175  446177  446181  446183  446187  446193  446195  446201  446205  446207  446211  446217  446223  446225  446231  446235  446237  446243  446247  446253  446261  447348 

1.设f(x)=+arctgx,f(x)的反函数是f1(x),则f1()等于

A.-        B.-       C.        D.

试题详情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在△ABC中,∠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b、3c成等比数列,又

∠A-∠C.   试求∠A、∠B、∠C的值.

(20)(本小题满分10分)

理科作:已知两个复数集合

,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文科作: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R,且在其定义域R上,总有f(x)=–f(x+2),又当

–1<x≤1时,f(x)=x2+2x.

(Ⅰ)求当3<x≤5是, 函数f(x)的解析式.

(Ⅱ)试判断函数f(x)在(3,5]上的增减性,并予以证明.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矩形ABCD,AB=2AD=2a,E是CD边的中点,

以AE为棱,将△DAE向上折起,将D变到D'的位置,

使面D'AE与面ABCE成直二面角.

(Ⅰ)求直线D'B与平面ABCE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Ⅱ)求证:AD'⊥BE;

(Ⅲ)求四棱锥D'-ABCE的体积;

(Ⅳ)求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的角.

(文科学生只作(Ⅰ)、(Ⅱ)、(Ⅲ))

(22)(本小题满分12分)

无穷等比数列的首项a1=1,其公比q为实常数,且,数列的前n项和为Sn且其各项和为S,数列的前n项和为Tn.

(Ⅰ)求Tn.(将Tn写成关于q的表达式)

(Ⅱ)求.(写成关于q的表达式)

(23)(本小题满分12分)

某隧道长a米,最高限速为米/秒,一个匀速行进的车队有10辆车,每辆车长为l米,相邻两车之间距离m(米)与车速υ(米/秒)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自第1辆车车头进隧道至第10辆车车尾离开隧道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

(Ⅰ)求出函数t=f(υ)的解析式,并求定义域;

(Ⅱ)求车队通过隧道时间t的最小值,并求出t取得最小值时υ的大小.

(24)(本小题满分14分)

设正方形ABCD的外接圆方程为x2+y2–6x+a=0(a<9),C、D点所在直线l的斜率为 .

(Ⅰ)求外接圆圆心M点的坐标及正方形对角线AC、BD的斜率;

(Ⅱ)理科作:如果在x轴上方的A、B两点在一条以原点为顶点,以x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上,求此抛物线的方程及直线l的方程.

   文科作:如果ABCD的外接圆半径为,在x轴上方的A、B两点在一条以x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上,求此抛物线的方程及直线l的方程.

试题详情

(15)设等差数列共有3n项,它的前2n项之和是100,后2n项之和是200,则该等差数列的中间n项之和等于          .

(16)以椭圆的中心O为顶点,以椭圆的左准线为准线的抛物线与椭圆的右准线交于A、B两点,则的值为        .

(17)若的值等于        .

(18)人造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运行轨道是圆,卫星距地面高度是19200km地球半径取6400km,若电磁波是直线传播,那么卫星覆盖的地球表面区别(是一个球冠)的面积与地球表面积之比是      .

试题详情

 (1)sin15°cos165°的值等于                     ( )

   (A)     (B)     (C)   (D)

 (2)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

   (A)  (B)   (C)  (D)

(3)设集合,那么集合M与N之间的关系是       (  )

   (A)   (B)M=N  (C)  (D)

 (4)4名男生2名女生站成一排,要求两名女生分别站在两端,则不同排法的种数为( )

   (A)48   (B)96  (C)144  (D)288

(5)已知复数z=(t+i)2的辐角主值是,则实数t的值是        ( )

   (A)0    (B)-1   (C)1   (D)不能确定

(6)函数f(x)=的反函数f-1(x)是图象是           ( )

              

(7)理料做:在极坐标系中,点A在曲线上,点B在曲线上,则的最小值为                             ( )

   (A)0   (B)   (C)       (D)1

文科做:已知函数,4]上是减函数,那么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                              ( )

   (A)a≥–3    (B)a≤–3   (C)a≤5   (D)a≥3

(8)已知,则的值等于( )

   (A)64     (B)32      (C)63     (D)31

(9)理科做:直线   (t为参数)上到点A(-2,3)的距离等于 的一个点的坐标是                               ( )

   (A)(-2,3)             (B)(-4,5)

   (C)()         (D)(-3,4)

  文科做:若k可以取任何实数,则方程x2+ky2=1所表示的曲线不可能是( )

   (A)直线   (B)圆    (C)椭圆或双曲钱   (D)抛物线

(10)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是                  ( )

   (A)  (B)  (C)  (D)

(11)已知集合

,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

   (A)[–5,5]   (B)   (C)   (D)

(12) a、b是异面直线,以下面四个命题:

   ①过a至少有一个平面平行于b    ②过a至少有一个平面垂直于b

   ③至多有一条直线与a、b都垂直   ④至少有一个平面分别与a、b都平行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

   (A)0    (B)1    (C)2    (D)3

(13)直线y=x cosα+1()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

   (A)          (B)[0,π]

     (C)         (D)

(14)三棱锥S-ABC,E、F、G、H分别是棱SA、SB、

BC、AC的中点,截面EFGH将三棱锥分割为两个几何

体:AB-EFGH、SC-EFGH,将其体积分别是V1、V2

则V1∶V2的值是  (  )

   (A)1∶2  (B)1∶3   (C)2∶3   (D)1∶1

试题详情

高考命题注重考基础知识,考技能,反映基础知识的命题达百分之七十,但又要求有一定的难度,灵活度,综合度,这就要求复习不停留在知识的一般运用上,如函数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如2003年的高考中理解的第3、14、19,文科的第7、11、17题,理科的第6题实质也是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这些题目体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以知识为背景,突出能力的考查和思维的训练。要顺利解决这些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函数,方程观点,是解决不了的。例如应用题的训练中,可以设计如图所示的思维线索

数学问题
 
实际问题
 
转化

 

数学结果
 
实际结果
 
         检验

                     

引导学生在面对新情景,新问题时,从有用信息提取入手,建立数学问题的模型,找出解决模型所需要的知识要求,方法。对得出的结果应检验。通过训练从而达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的最终目标毕竟要面向高考,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在心理、思维、体力等方面保持稳定、从容应对各种题目,最终取得优异成绩。

试题详情

5、重视信息的反馈进行针对性讲评。

在高考复习阶段,学生要进行较多的练习与测验,我们不仅要精心设计安排学生训练,还要注意学生的反馈,在学生作业或考试后,做好五讲:即讲审题,讲思路,讲规律,讲延伸,讲答题技巧,此处以作业或考试,不要单给一个分数,因为分数只不过是学习成果的一种数量概括,它不能产生良好的反馈,最好提出指导性意见,让学生自己更正错误,也就是给学生“对未中之的,外射一箭”的机会。讲评要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多鼓励、少指责,使学生重视自己的实际学习质量,激发他们改进愿望,促使他们产生新的学习动机,使自己的学习效果达到优化。

试题详情

4、重视知识发展过程的复习。基础知识有其形成过程,相互间联系,切忌割裂,复习功夫要下在过程上,不应下在结果上。要结果不要过程是实用主义,这样知识无法转化能力。讲清过程能给予思想方法又能给予结果,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就不容量忘记,即使忘记了,仍能自己推演出来,这就体现出知识变为能力。如数列的求和。应先讲清等差,特别是等比数列的前几项和公式的来源。从而引出求数列和的常用方法--错项相减法,倒序法。学生也能从体会公式的发明过程到记忆公式本身。

试题详情

3、训练迁移。迁移力的高低反映创造力、灵活性的水平。对复杂的问题有人很快找到解题的路子,关键是找到联系,迁移的前提是找到联系,就是运用学过的规律知识,解决问题。如,2003年高考第16题考查正方体中一条对角线L与活动面MPN垂直的情况,若以推理方式处理,灵活性大,难度也大,若能迁移向量方法,则简洁易行。把近十多年使用迁移能力来解决的高考题,整理并形成系列发给学生进行练习,收效更好。

试题详情

2、找出规律。目前我们还没有突出能力培养的教材,教材的这个缺陷迫使我们找出教材的规律,指导学生学会找规律。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科学,要去找。例如三角函数这部分知识,学生都感觉到难,无从下手。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角、名、形”三个字入手,角--已知的角与要求的角的和、差、倍、半的关系如何。名--化三角函数为同一名或尽量少的三角函数名。形--分式,多次幂,根式尽量化开。因此就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且知识本身的规律,能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稳定兴趣,能主动地投入这方面的研究,学生的能力又向更高层次发展。

试题详情

高考改革已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并将继续深入下去。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的前提下,学科能力的逐步培养和有针对性的训练是本阶段的首要任务,怎样把知识变成能力。

1、教学要形成观点。如数学有函数的观念,方程的观点等等,凡是变量之间的关系变化关系的问题,未知数求解,曲线的表示都可以用函数成方程的观点进行分析解决,形成观点的自觉性很重要,把观点交给学生,就能使学习自动控化。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